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3万名,拦截电话诈骗1.4亿个、诈骗短信8.7亿条,给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00亿元。如何才能有效治理网络电信诈骗行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吴梅芳提交了《关于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管控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吴梅芳
“电信诈骗已成为新型诈骗犯罪的典型代表,其中,贷款诈骗、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等金融类案件多发高发。”吴梅芳认为,网络诈骗问题频发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治理出现漏洞、网络平台监管不力为电信网络诈骗人员提供客观条件;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相关信息;宣传不够深入、一些群众缺乏相关意识为诈骗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吴梅芳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管控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撑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吴梅芳建议,完善补充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平台监管机制,畅通各部门信息沟通渠道,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整理并追踪溯源诈骗电话、骚扰信息等手段严厉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一方面,从金融类网站或应用程序入手,严密保护用户信息数据隐私。另一方面,引导人们杜绝不劳而获的不当思想,紧跟党的政策实现有成效可持续的经济收入。因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于经济领域,涉案人群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并且在经济收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抱有侥幸心理企图不劳而获。”吴梅芳说,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切断诈骗信息传播链条。
此外,她还建议有效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网络,树立科学合理的防范意识。在群众办理必要的金融业务所需的各类网站或应用程序或者在业务办理的醒目位置增设“谨防电信网络诈骗”警示栏,定期推送典型诈骗案例。在各类智慧城市APP服务类栏目定期推送诈骗防骗相关知识,由专业人员提供在线答疑。三是坚持到社区开展线下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老人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类信息安全知识宣讲树立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拒绝点击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信息,隔离诈骗信息输入渠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编辑 张大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