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三山鼎力三水环绕,淮南景色数不胜数。3月2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春游江淮请您来•风情淮河线的淝水之战旧址八公山下,看山间草木,赏片片花海;在焦岗湖面乘船看水光连天,芦苇荡漾。
3月24日一早,记者一行人来到淮上明珠八公山景区。八公山名源于汉淮南王刘安和“八公”得道成仙的故事。八公山面积达120余平方公里,为大别山系余脉,大小四十余座山峰,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进入景区,记者首先来到的是二十四节气广场,据介绍淮南王刘安在其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二十四节气记录下来。在广场中央,有一座现代指南针原型——司南的雕像,而围绕雕像的则是二十四节气石碑,在初升太阳的斜映下显得蔚为壮观。走过淮南子文化长廊,在长廊一侧的墙上,刻画着一幅幅生动的壁画,而这些壁画上的内容均节选自《淮南子》中记载的故事。
继续沿步道前行,便来到八公山腹地,这里位于八公山谷间低洼地带,谷间小溪蜿蜒曲折,两边花草丛生。就在当天,记者看到凤台精忠中学的学生们也在此春游踏青。一位正在石凳上休息的学生告诉记者,春天的八公山山花烂漫,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怡人的自然景观,八公山还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1600多年前发生在此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更是留下了诸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
从八公山景区驱车约四十分钟,记者一行人又来到了八公山乡的万亩梨园。如今正是梨花盛开时节,梨园内当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顺着梨园内的曲径小道不断深入,两边梨树夹杂着桃树、油菜花,色彩缤纷、交相辉映。
中午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淮南市西南毛集实验区境内的焦岗湖影视城,这里东枕千里淮河和神秀八公山及寿县古城,南倚40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焦岗湖,北临西淝河,西望八里河,位于凤台、寿县、颍上三县小三角和淮南、六安、阜阳三市大三角的中心位置。记者走进影视基地霎时间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大河奔流与小河淙淙,湿地芦苇与荷塘莲莲、京都老街与江边小镇、高墙大院与碧玉小家、战壕碉堡与静谧医院、铁路机车与沙场犬马、七孔古桥与汉阙古鼎、现代雕塑与西风古镇、传统淮上农家与当代知青宿舍相映成趣,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交织在一起,移步易景,目不暇接。
乘船在烟波浩渺的焦岗湖上看碧水涟漪、芦苇摇曳。据介绍,焦岗湖东接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与古城寿县隔淮河相望,西、北两面与颍上县、凤台县毗邻。湖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各类水生维管束植物19种,浮游植物共45种,野生动物104种。其中还有许多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如灰鹤、白枕鹤等。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记者结束了两天充实且紧凑的淮南之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孙召军
编辑 张大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