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刚交钱续卡就吃了“闭门羹”!合肥菲利弗健身馆负责人失联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在健身馆交钱续卡还没几天,去健身却吃了“闭门羹”。4月9日,孙女士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3月12日,她在合肥连水路附近的菲利弗健身馆交了1500多元,续卡一年,但是几天后该健身馆却关门了,之前和她对接的工作人员也辞职了。除了孙女士外,还有其他会员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他们交的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记者从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该健身馆已经关门,并且联系不上负责人。

市民反映:健身房续卡两天后就关门了

孙女士是东北人,她的女儿在合肥上班。2020年6月,退休后的孙女士和老伴一起来到合肥。

4月9日,孙女士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她和老伴都喜欢健身,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来到合肥后,她查到了离家不远有一家菲利弗健身馆。于是,她就去实地看了看,“各个方面都挺好的,从家走路过去只要五六分钟。” 孙女士说,2020年10月,她在该健身馆办了一张半年卡,于2021年4月15日到期。

孙女士说,2021年3月,健身馆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提醒称健身卡快要到期了,问她是否续卡。“我想着自己一直在合肥,所以决定续卡。”3月12日,孙女士交了1500多元,续了一年时间。

据孙女士介绍,3月14日上午,她去健身时,还没有异常。但是当天晚上,她再次去健身馆的时候,里面一片漆黑,工作人员表示停电了,无法健身。孙女士没有多想就回家了。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她去健身馆时发现电梯按键已经按不了了,之前对接的工作人员称已经离职,也不给店长的号码。“现在就是找不到人了,办的卡也用不了,续卡的钱也不知道怎么办。” 孙女士对此也很无奈。

孙女士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她已经去辖区派出所报警了,目前还在等消息。

记者探访:附近商户工作人员称健身馆已关门

记者从孙女士提供的发票了解到,这家菲利弗健身馆注册名为合肥菲特利健身管理有限公司。

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了解到,合肥菲特利健身管理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19日成立,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连水路润宜家购物广场三楼,法人是郭英。经营范围包括体育文化交流、健身运动管理及咨询、健身技术开发、技术指导及连锁加盟咨询、拓展咨询、企业管理技术支持、预包装食品、服饰、运动配件、运动器械销售。

菲利弗健身广告牌。

4月9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市庐阳区连水路润宜家购物广场。广场的墙壁上挂着菲利弗健身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地址在“本座3楼”。随后,记者乘坐电梯,但是电梯到达不了三楼。“最近不断有人来我们这边问三楼为什么去不了。”记者咨询附近的商户,商户们说,三楼已经关闭,菲利弗健身馆也关门了。

4月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拨打了合肥菲特利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电话,但回复称是空号。记者也拨打了菲利弗健身广告牌上面的电话,但是回复称“所拨打的用户未缴电话费”。

律师说法:消费者可以保留相关材料 进行民事诉讼

4月9日,记者前往辖区杏花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说最近也有市民就此事报案,建议市民走司法途径。记者从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工作人员也去了现场,目前菲利弗健身馆已经关门,并且也来联系不上该健身馆负责人。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记者采访了安徽江玮律师事务所王丽律师。王丽建议,消费者可以保留收据等材料,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但是如果健身馆在关门之前还大量收取消费者的充值金,就可能涉嫌诈骗,那么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消费提示:预付卡属于先付款后消费,消费纠纷多消费风险大

记者注意到,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发布消费提示。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预付式的消费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之相关的消费投诉也越来越多。

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卡要注意,不可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和促销条件的诱惑。安徽省消保委提出,预付卡属于先付款后消费,消费纠纷多消费风险大,特别是预付式消费领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监管体系还未建立,商家诚信意识较差,消费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其中主要问题有:一是商家承诺不兑现;二是更换经营者,后来的老板不承担原来商家义务、不继续提供服务;三是退卡难;四是消费维权难。

消费提醒:不可轻信广告、商家的口头承诺、促销条件的诱惑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办卡前,要多看,多选,注意看经营者营业执照,确认经营主体资格,看商家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充分了解各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不可轻信广告、商家的口头承诺、促销条件的诱惑。

办卡后,需仔细了解或详尽阅读有关规定,并应要求签订书面消费合同。在消费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式消费卡(券)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不能图一时方便,用口头合同代替书式合同,以免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无据可依。还要看出具发票是否与执照上的单位名称一致。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按照自己实际需求,做到理性消费。不要被商家宣传优惠折扣而冲动消费,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消费习惯、消费频度适量充值,尽量不要一次为预付卡充入过多金额。充值以后也要及时消费,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损失。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一定索要票据,妥善保管好发票和消费凭证,一旦发生问题便于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诉。金额大的消费卡,要做好备份,卡片也应妥善保管,以免丢失。对可挂失的消费卡(券),在丢失时应及时同经营者联系,办理挂失手续。同时,在每次使用以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以防卡内余额缺失。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按照约定条款消费。一旦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坚决说“不”,消费者可根据相关证据追索相应赔偿,并通过各种有效的维权途径,积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已向社会发布推出。消费者可上网查阅相关内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编辑: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