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感受。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安徽省卫健委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不断加强护理科学管理,促进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鼓励对护士实时弹性排班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和弹性调配制度,保障临床护理需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障临床护士人力配备到位,不得随意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原则上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不低于95%。要根据临床科室特点、患者病情轻重和临床护理工作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配置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护士。三级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 二级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5:1,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2.5-3:1。鼓励对护士实施弹性排班,在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时间段和科室,弹性动态增加护士人力。要结合实际制定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确保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的紧急需要。
鼓励采用电子门禁等方式加强陪护管理
在加强陪护探视管理方面,《通知》明确,医疗机构要加强住院患者陪护和探视人员管理,鼓励采用电子门禁或专人管理的方式,加强病区探视或陪护管理。要建立保卫、医务、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为患者营造安全、安静、有序的住院环境。
因病情需要确需探视或陪护的患者,应当根据医嘱,开具探视证或陪护证。医疗机构可结合住院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限定陪护人员数量。要健全完善探视流程,明确探视时间,限定每次探视人数,提倡采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探视。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感染防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陪护和探视人员管理工作,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积极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
我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0号)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高龄体弱、失能失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大型医疗机构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作用,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进修学习、远程培训等方式,帮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在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方面,我省要求医疗机构要全面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我省“改善就医感受 天使在行动”“十个一”倡议,持续推进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要覆盖到门(急)诊、血液净化中心(室)、手术(部)室、导管室等非住院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具有较高再入院率或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要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积极探索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增强患者获得感。
加强专科护士人才资质认证与管理
如何提高专科护理能力?《通知》明确,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和任务要求,结合医学技术发展和患者护理需求,加强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建设。在夯实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要注重临床护士的重症监护、急救护理、呼吸护理、血液净化、传染病护理、肿瘤护理、中医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母婴保健等专科护理能力的提升。要继续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加强专科护士人才资质认证与管理,将专科护士纳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岗位管理,明确角色定位和岗位责任,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为病人和社会人群提供高层次的护理服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编辑: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