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安徽多项目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包括亳州西凉掌、包公故事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包公故事、 徽菜烹饪技艺等,安徽多项目上榜。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民间文学方面,合肥市的包公故上榜;

在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方面,亳州的西凉掌(亳州晰扬掌)、阜阳市、临泉县的临泉杂技上榜;

在传统技艺方面,安徽省的徽菜烹饪技艺上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在传统舞蹈方面,黄山市休宁县的龙舞(徽州板凳龙)上榜;

在传统戏剧方面,芜湖市南陵县的目连戏(南陵目连戏)、亳州市谯城区的淮北梆子戏上榜;

在传统技艺方面,宣城市广德市的制扇技艺(王氏制扇)、安庆市潜山市的陶器烧制技艺(痘姆陶器烧制技艺)、亳州市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古井贡酒酿造技艺)上榜;

在传统医药方面,黄山市祁门县的中医诊疗法(祁门蛇伤疗法)上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编辑  许大鹏

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85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12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13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9项)



五、曲艺(共计18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27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17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46项)



九、民俗(共计24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8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9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14项)



五、曲艺(共计2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3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22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36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11项)



十、民俗(共计16项)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