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开建 为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月4日,随着主塔钢桩开始插打,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工,标志着由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开建。

“考虑到大桥的功能需求以及经济性等多种因素,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设计为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中铁大桥院G3铜陵项目负责人邱峰介绍,大桥起于铜陵市陈瑶湖镇花园村,跨越长江,经过羊山矶,止于铜陵市大通镇民族村,路线全长11.88公里,具有“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三种过江功能。上层桥面布置为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桥面布置为4线铁路,其中2线为合池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2线为铜陵南至江北港铁路,后期延伸至枞阳,连接安庆,设计时速120公里。

“建设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桥的建设成果将为国内以后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宝贵经验。”中铁大桥局G3铜陵项目经理刘幸福介绍,斜拉桥和悬索桥各有所长,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斜拉桥相对于悬索桥而言在重压的情况更不容易变形,因此车辆通过的平顺性更好;悬索桥相对于斜拉桥而言跨越性更好,因此跨度更容易做大。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则是吸收了两种结构桥型的特点,在千米级大跨、重载桥梁中优势尤为明显,相较于单一结构桥型,同等材料和工艺的情况下,跨度更容易做大,高铁过桥的平顺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桥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区域交通优化发展、完善过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张静 唐和平 王帮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