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淮南一名七旬老太太在淮河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河中,被激流冲走,在附近的村民平兆东听到呼救声跑过去,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冒险翻过河中几处“暗井”,将老太太成功救上岸。1月10日上午,老太太的家人敲锣打鼓来到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政府大院,将写有“见义勇为、弘扬正气”锦旗送到镇政府,平兆东勇救落水老人事迹被迅速传开。
平兆东接过老太太家人送的锦旗。(图片由潘集区宣传部提供)
平兆东是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平圩村村民,当下正值农闲,便在外面接点活干挣钱。1月2日上午,他和几位村民来到淮河平圩码头附近,修补一处损坏的路面,因为水泥混凝土怕凝固,他们就准备中午加班,把路修补好后再收工回家吃饭。
“11点半左右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东边传来呼救声,呼救声都变了调,我扭头一看,不远处一位在岸边洗衣服的老太太掉进了淮河里,她在河里胡乱扒水。”平兆东说,老太太落水的位置水流较急,很快就将老太太冲到了离河约30米远。
“拿根绳子下去,捆在她(老太太)身上把她救上来!”平兆东脱身上衣服准备下河救人时,旁边村民余正喜提议。村民们很快找来绳子,平兆东拿着绳子跳入刺骨的河水里,准备用绳子将老太太拉上岸。此时,老太太已被河水冲到了距离河岸约50米处。
平兆东从浅水区往深水区游去,由于救人心切,忘记了此处是“雷区”,水面下是一家企业布设的设施,如同一个个深井,当地村民们都知道水下有“暗井”群,因为不慎掉进“暗井”里,很可能再也上不来,没人敢在此处游泳。“我往前游时碰到了井沿才想起来这里的危险,当时已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有暗井障碍游不了,我就沿着井口蹚水往深水区走,结果有三四次掉进井里。”平兆东说,自己从井里脱险上来后,手里的绳子也弄丢了,他后来游到老太太身边伸手拉住,选了另外一条较远路线,避开水下的“暗井”群,在另外一位村民余正喜的帮助下,成功将老太太救上岸。
因为户外太冷,老太太被救上岸后,浑身湿透坐在地上发抖,岸上的好心村民急忙找来衣服给老太太披上,又有好心人将其送回家。
事后,老太太家人得知是平兆东不顾个人安危救人,多次欲登门致谢,均被他以各种理由推掉了。1月10日,老太太家人请来锣鼓队,一路敲锣打鼓将致谢锦旗送到平圩镇政府,此事才被大家知晓,并广为赞扬。
对话:
记者:你什么时候学会游泳的?在淮河里游过吗?
平兆东:我家就在淮河边上,从小就学会了游泳,过去能在淮河游几个来回。
记者:你救人的时候,在河里遇到了水下的“暗井”后,有没有想过回头不救人了?
平兆东:当时只想着快把老人给救上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
记者:你家人知道你救人很危险,有没有报怨你?
平兆东:能把人给救上来,家人都支持我,只不过我母亲听说在水下遇到了“暗井”后很危险,吓到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记者:下次遇到别人有危险的时候,你还会挺身而出再救人吗?
平兆东:肯定会!
记者手记:善举温暖了这个寒冬
平兆东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在群众生命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数九寒冬,平兆东的善举却温暖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也温暖了这个冬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