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太可惜了,这么年轻” “他性子比较急,嗓门有些大,但为村里做事是真的用心用力......”1月2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驱车赶到祁门县塔坊镇高源村时,临近中午,村里人不多,比较安静,氛围也有些沉重。说起刚刚因病逝世的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克光,村民们都连称可惜。
吴克光慰问 村民村里供图
1月20日晚,祁门县塔坊镇高源村支部书记吴克光因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6岁。目前,在镇里、村里以及亲友村民帮助下,后事基本办好,塔坊镇党委政府就吴克光同志去世举行了悼念活动,向其家人慰问。
高源村800多人、4个村民组,其中中心村200多人。村子在深山,进山道路不宽,但平整干净。村民称,以前村里卫生环境很差,家家户户的猪栏和旱厕在一起,屋前屋后垃圾乱扔,杂草丛生。村里路灯大多也不亮,很多基础设施不够好。
2018年7月,吴克光当选为高源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位一直很有想法的村干部,从此把心思全用在村里,家里在县城开办的服装厂也是妻子打理。为了能给村里做成事,吴克光隔三差五跑镇里、县里,编制项目,寻求资金支持。短短3年间,樟村组建了停车场,解决了村民节假日集中回家时的停车难,组里水渠建好,农业灌溉再也不怕没水,路边做了挡墙,夜里行车走路更安全;舟溪组的水埠头和下河道路硬化了,解决了洗衣洗菜的老大难。四个村民组全部安装了新路灯,村庄和道路夜里亮堂堂。村里的自来水等民生工程,也给百姓带来了便利。
闲置楼房改造成了特色公共建筑
2020年,高源村迎来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可是,要改变村民传统生活习惯,改厕改卫生,修整空地等,难处不小,一些人不支持。吴克光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劝说、动员,磨破嘴皮、跑酸腿脚。吴克光性子有些急,嗓门也大,话说快了,有的村民又说他发脾气,他又降低嗓门放慢语速,继续劝说。有的人家,单是拆个旱厕,就前后僵持了几个月。
但是,在吴克光和同事的坚持劝说下,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取得了极大成果,随着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理解,全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完成。记者看到,村里的广场开阔齐整,村道或是水泥或是石板铺设,漂亮别致,村里的菜地都有精巧别致的围栏,自成风景。村里的公厕,修得古朴典雅。
特色鲜明的公共厕所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一幢大楼的利用,这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以前是公家仓库,闲置,被村民堆放物品,仅棺材有40多棺,因无人管护大楼破败。在吴克光提议下,村里下决心把杂物全部清空,存放他处,对大楼按照传统建筑格局与风貌进行了整修,一楼作为办公及村民阅读报刊书籍、村史馆等场所,二楼作为会议室。一幢破旧大楼成了风景线,又省去了建造新大楼的开支,一举多得。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胡毅曾分管美丽乡村工作。他说,高源村这几年变成了祁门最好的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最好的省级中心村,不仅有鲜明特色,也非常干净整洁,在黄山市美丽乡村评比中也是前几名。
“他做事总想做到最好,责任心很强。”村民吴祁胜说,吴克光说话比较快,性子有些急,但对人很好,在家善待父母,照顾重病的大伯很用心。平时,他经常捎带村民去镇上和县里,路上遇到了也主动带,村民们有红白事他也赶去帮忙。村民有事找到他,他都尽量帮忙。
干净、漂亮又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疫情防控期间,吴克光和其他村干部跑前跑后,特别是动员村民打疫苗时,经常开私家车接送村民。平时,他的私车也一直用于工作,油费修理费都是自己出钱。
吴克光和同事等参加疫情防控时 村里供图
1月23日晚,黄山市徽州传统建筑及文化的研究、实践者余青岩,在朋友圈对吴克光的去世深表哀悼,他说,这位村书记做事很认真,还会花小钱办大事,废寝忘食把一个破落村庄打造成一个标杆美丽乡村。据了解,余先生也参与了高源村美丽乡村建设,应吴克光邀请,免费为村里设计了公共厕所,为村里闲置老楼的重新使用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被吴克光积极采纳。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熟悉了解吴克光的人,镇村干部、村民、和他有工作往来的市里干部与相关人员,都对其突然离世深感痛惜、痛心。在很长的时间里,很多人都会记着吴克光的爽朗笑语,以及他生前做过的很多点滴好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