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小余,我感到身体不舒服……”4月11日下午,室外33℃高温,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全员核酸检测老车站采集点现场,身穿密不透风防护服的高宗明医生突感身体不适,走到一旁同事身边,话还没讲完突然无意识地晕倒休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4月11日晚上了解到,当时在现场同事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一同进行采集工作的余文武医生赶紧将他放到椅子上平卧,脱下他已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呼喊他却没有意识,脸色惨白同时身体出现僵硬,连续掐人中十几秒高宗明才有所意识。
现场志愿者拨打医院电话,很快,东河口镇卫生院王孝文院长一行携带氧气和急救药品及时赶到现场,并进行吸氧等对症处置,待他有所缓解,紧急送往卫生院。
经过吸氧、输液能量补充等治疗,目前他各项体征转为平稳,待进一步观察治疗。
据悉,今年58岁的高宗明,是东河口镇卫生院预防接种科室的一名骨干医生,19岁时便参加工作,已在基层医疗岗位上连续奋斗了接近40个年头。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们整个东河口镇医护人员支援了六安城北高速卡口、毛坦厂国道卡口等5处地方,人手严重不足,高医师目前除了负责点位的全员核酸检测之外,还兼职我们全镇中、高风险地区回乡人员的核酸入户采集工作,今天本来是安排他休息,但这位同志考虑到医院人不够,主动讲还是他来干。”东河口镇卫生院院长王孝文表示。
据了解,在4月11日之前,高宗明医生已连续走村入户、上门核酸采集服务了4天。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从镇卫生院出发,身穿防护服,顶着30多度的高温行走在山区道路,有的地方特别偏僻,需要边找边做,有的地方不通车,需要步行翻山越岭,他从来不抱怨。虽然是一名快退休的老同志了,但永远冲在最前面。白天入户采集,晚上六七点钟再返回卫生院,对当天所有采集过的样本进行整理、核对,并在核对准确之后,及时将核酸样本再送往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实验室进行检测。待所有工作结束,驱车赶回镇上之时,已是晚上九、十点钟。高强度的工作日日如此,高宗明永远是任劳任怨、冲锋在前。
“高医师,是我们医院的业务骨干,去年是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度还被评为该院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是我们的老大哥,也是我们的榜样!”在谈到高宗明时,周围同事都是一片赞扬。
“一线的工作者,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是最辛苦的,作为普通群众,我们享受了他们无私的服务,我们就要体谅他们的工作,尽量配合,不要增加他们的负担。我们真是很感动,高医师,要给他点赞!”老车站采集点正在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东河口村村民刘军说。
为了不耽误核酸检测工作,院长助理陈俊及时接替了高宗明的岗位,现场核酸检测工作未受大的影响,依然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谢高欢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