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问天升空 文昌发射场迎来首位按下“点火”按钮的女航天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测试发射大厅内,随着01指挥员以沉稳的声音倒数十秒、喊出“点火”口令,发控台负责人刘巾杰旋即按下红色“点火”按钮,发出火箭起飞前最后一道远程指令。

记者从文昌发射场获悉,这是该发射场的发控台席位第一次迎来女性面孔。该岗位由于要按下“点火”按钮而得名“金手指”。

刘巾杰和火箭拍照留念。

实际上,发控台涉及的工作远比人们看到的复杂。发控台作为火箭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要求其岗位负责人具备对整套测发流程的全局性思维。发控台工作面板上的按钮多达上百个,每个按钮都代表一条指令,工作台上四面屏幕显示的近三百个参数和状态灯,则与火箭前端各设备相关联。

据介绍,本次任务为了满足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需求,实现了长征五号B火箭零窗口发射。这是该发射场首次执行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长五B是我国目前射前流程最复杂的一型火箭。因此,本次任务对发控台负责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零窗口发射意味着我要更熟悉相关的应急处置情况,每提前一秒发现异常,就能给发射窗口争取到更多时间去修正它。”刘巾杰说道,“并且在零窗口发射的要求下,相较其他型火箭自动点火的测发流程,发控台手动点火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火箭射前流程,也更符合发射需要的时间精度。”

7月24日刚过零点,刘巾杰就披着夜色赶到了测试发射大厅。根据测发程序,发射前大约14小时,她就要到岗就位。这一夜,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确认系统仪器状态。尽管这些流程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但在发射日当天正式坐上发控台席位,再次让她感受到“不能辜负这份使命、这份信任”。

刘巾杰在发控台组织测试工作。

刘巾杰说:“这次任务对我最大的挑战是快速识别异常参数。” 于是在定岗发控台后,她立刻展开了攻势。

前期,刘巾杰对着火箭设计图,仔细分析指令发出后会引起的变化,以及动作异常后首先会引起哪些参数异常。她和火箭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每一条电路,对部分元件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值分类,每一个类别做成一张小卡片,吃饭时、工作间隙、睡觉之前都掏出来看看。

刘巾杰坦言,为了“点火”按钮的这轻轻一按,她准备了七年。“每个在控制系统工作的航天人,都有一个‘金手指梦’。”要成为“金手指”,得跨过很多难关。

第一关就是体能素质。为了熟悉系统工作,刘巾杰决定把控制系统内所有岗位都历练一遍,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对女性的体力要求更高,但她并不露怯。为了拉动电缆,刘巾杰每天锻炼,增强核心力量;为了完成高空摆杆操作,恐高的她去游乐场尝试过山车和海盗船;长期在十六层高的脐带塔工作则让她患了一段时间膝盖积液,红外理疗仪和热敷成了她的日常必备。

“我和别人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即使多花些功夫,我最后还是能做好。”刘巾杰说道,岗位工作不应该有先入为主的性别之分。

刘巾杰与同事交流。

在各岗位历练的过程中,刘巾杰还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每经历一个岗位,就解决一个问题。数学理论和编程成绩优异的她希望把科研落到实处。

刘巾杰发现,控制系统在发射区的岗位工作空间狭小,同时观测5个机柜数十个指示灯状态对工作人员的注意力是很大的考验,因此她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指示灯异常一键报警,远在大厅也能及时发现。同时,她在分析系统各测试阶段产生的大量数据后,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制出数据快速判读系统,实现数据一键生成、异常数据一目了然。

此外,刘巾杰还主动开展火箭系统仿真、风场数据建模等项目研究,利用工作之余撰写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刘巾杰和丈夫李帆都是航天工作者。

经此砺剑七年,当刘巾杰真正坐在发控台前的那一刻,她得以自信地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但“金手指”不是她的终点站,她的航天旅途还很长,还将去往更美丽的目的地。

徐斌如 王怀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图片由都鑫鑫 胡雷鸣提供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