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行走江淮运河 | 江淮运河预计2023年对社会开放运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12月19日上午,记者从"江淮牵手千年梦圆——行走江淮运河"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即将试通水通航的引江济淮工程,构建了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2023年将全面建成并对社会开放运行。

除了巨大的水利价值外,引江济淮工程还具有巨大的航运功能和航运价值,承载着江淮儿女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据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省就开始谋划和研究江淮沟通。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批转的《治准会议纪要》指出,“在安徽省境内,应使引江济淮与江淮运河结合”。九十年代,江淮运河被纳入国家水运主通道。新时代绘就新蓝图,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江淮运河规划为国家高等级航道“纵二”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江淮运河在我省境内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构建了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项目建成后,结束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水运通而不畅的历史,淮河航运可通过江淮运河更加便捷地通江达海。另外,江淮运河还与我省沙颖河、合裕线、芜申运河等共同组成了一条纵贯皖豫两省的水运主通道,加强了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的联系,完善了我国内河航运体系,对于增强皖北等地区发展动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经过5年多的紧张建设,目前江淮运河已基本建成具备试通航条件,2023年将全面建成并对社会开放运行。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