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著名考古学家高广仁先生病逝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7月1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高广仁先生讣告,全文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离休干部、著名考古学家高广仁先生,因病于2023年7月12日在美国波士顿去世,享年91岁。

高广仁先生于1932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济南。1948年投身革命,参军、南下、渡江,在苏州、上海参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的创建,后在华东文化教育委员会等单位工作,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9年进入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60年任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副队长,1962-1988年任山东工作队队长,1988年任考古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历任中国考古学会、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孔子基金会等学术团体的理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广仁先生治学严谨,长期深耕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尤其是海岱地区史前考古,成就卓著,是相关领域的开拓者。先生关心、爱护年轻学者,注重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为考古研究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生先后在华县泉护村,安阳殷墟、小南海,曲阜西夏侯、潍县鲁家口、胶县三里河、兖州王因、滕县北辛、渤海湾砣矶岛大口、临沂凤凰岭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也曾合作开展了鲁西地震遗迹调查。先生担任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队长期间,多次完成了目的性明确、科学且专业的考古实践,为不少地、市、县的考古文物工作奠定了基础。先生以自身田野实践为基础,与多个学术单位友好协作,较早建立起海岱史前文化分区、分期的科学框架,率先提出“海岱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为中国史前及三代考古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广仁先生重视田野实践与深入研究的结合,强调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倡导在中国史前多区系文化的广阔背景下探讨海岱史前文化发展的历史之路。曾发表和出版《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海岱区的商代文化遗存》《海岱区先秦考古论集》《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合著)、《大汶口文化》(合著)、《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合著)等论著。

高广仁先生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高广仁先生千古!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