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中国科大校领导寄语本科新生:做“六有”大学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7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2023年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安徽省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的新生现场领取了录取通知书。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和校长包信和分别发言。他们均寄语本科新生,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仪式举行后,近两千封录取通知书将发往全国各地。

中国科大举行2023年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

两枚铜制奖章表达中国科大对新同学的殷切期望

独一无二的录取通知书,见证新同学人生新篇章的开启。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采用竖式开合的设计风格,外观是红色的包装设计,正面印有校名校徽,封面用金色线条勾勒出校门、西区图书馆、樱花等校园风物以及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打开礼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下面是科学家精神手册,再往下则是以科大蓝为主色调的“科学家”奖章、育才奖章、校徽等礼盒。

中国科大录取通知书。

值得注意的是,随通知书一起寄出了“科学家”奖章和育才奖章两枚铜制奖章。“科学家”奖章——致父母,表达征途漫漫,寒窗苦读十二载,须记父母一路陪伴,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中国科大学生的家长一直被亲切地称为“科学家”,录取通知书礼盒里的“科学家”奖章,由孩子送给父母,感谢这份弥足珍贵的恩情。育才奖章——致恩师,表达为学莫重于尊师,幸得恩师教诲,感谢培育之恩,推荐之情。将育才奖章送给恩师,分享喜悦,致敬一起走过的求学时光。

校领导寄语本科新生做“六有”大学生

“今年9月中国科大将迎来第65个校庆日,各位新生的到来为学校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大不仅是一所“将红旗插上科学高峰”的大学,还是一所润物无声充满温馨和关怀的大学,是一所包容开放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大学。他表示,个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个人执着坚守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行动,欢迎新同学加入中国科大这个大家庭,希望同学们在不断勇攀科技高峰的过程中,奋发向上,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为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在致辞中同样寄语新同学要做“六有”学生。此外,他还强调,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一所红色大学,它的创办,寄托了众多开国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深厚期望,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科大是一所有精神的大学,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构成了中国科大的精神谱系。

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为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舒歌群说,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新时代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不断勇攀科技高峰的过程中,奋发向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圆梦新生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奋斗

“现在,我们可能是微小的,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接续前人的那一棒,征服科学高峰。” 被强基计划力学专业录取的中国科大学生杨文杰在代表新生发言时表示,小时候她就立志要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今终于圆梦,捧着录取通知书的她难掩喜悦之情。

学生代表杨文杰。

她说,很荣幸成为中国科大的一员。今后,她将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方面面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一张安静的书桌,读好书,做好人,自信自强,励志笃行;勤奋努力,厚积薄发;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