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一团伙盗墓时因3人中毒身亡败露 主动投案获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近日,敖汉旗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盗掘古墓葬罪案件,盗墓过程可谓荒唐至极。虽然盗墓未果,法网恢恢,最终受到法律制裁,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个月到一年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2022年端午节前夕,陈某纠集郎某、钱某等5人,自带铁锹、镐头等工具,驾驶机动车到敖汉旗某地附近山上盗掘古墓葬,怎奈下起大雨,几人挖掘两天后停工。陈某一伙人不甘心,几日后,陈某再次纠集人手,这次盗墓团伙扩至7人,前往该山继续挖掘。因人手过多,盗墓工具不足,几人商议购买绳索、铁锹、镐头等挖掘工具。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出资购买?几人各自怀揣鬼胎,不愿出资,推推搡搡引发内讧,就这样散伙了。

一月有余,陈某还是不甘心,一不做二不休,猖狂到纠集8人组成团伙。这次可谓组织周密,妄想盗墓有果,分别驾驶两辆汽车,白天停工,黑天入穴挖掘,1人在外围运输、送饭,4人在洞口抬土、卸土,3人在洞底轮流挖掘。只见洞穴越挖越深,雨水流入洞内无法继续挖掘,又买来汽油抽水设备,将洞穴内的积水向外排出。汽油抽水设备在洞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致使洞内挖掘的3人中毒身亡。因三人死亡,此事败露,钱某等5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奇葩盗墓就此结束。

法院认为,被告人钱某等6人伙同他人违反国家文物管理制度,私自秘密挖掘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系共同犯罪。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6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