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报新闻报道 9月1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沙河镇一幼儿园遭到曝光,涉事教师大吼大叫,为拍摄视频,恐吓孩子假笑。事后,两名涉事女教师均被开除。
本以为风波可以就此平静,谁知,幼儿园方面的回应却激起了网友的更大不满。据南风窗此前报道,涉事幼儿园园长回应称:“老师已经受不了了,内心已经那个了,那么你们还要说什么呢,我就请问你一下。她已经开除了,现在在家已经都不出门了。我们做人能不能有一点底线呢?”
如果单听最后一句话,人们或许以为这是园长对涉事教师的责备。可事实上,这竟是涉事幼儿园方面对广大质疑者的控诉。诚然,不论家长还是网民,都不应该在互联网上进行人身攻击,也不应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暴力,但作为涉事一方,在本该坦诚认错、重拾信任的时刻,却如此大谈特谈“做人底线”,未免有“贼喊捉贼”之嫌。
本来,发零食可以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最期盼的环节,可在老师的吼叫声中,孩子们的脸上只能挤出一丁点僵硬的笑容。动作慢点就要被吼,运气不好还要被打,一边瑟瑟发抖一边调整笑容,园方想过孩子是否受得了吗?
更值得深思的是,万一涉事教师没有“疏忽”,而是分享了消音版本的视频,家长们会不会以为,孩子们在幼儿园过得相当快乐?你看,有录像为证,宝贝们笑得多开心!难怪有网友评论说,细思极恐。
在园方看来,将涉事教师开除,似乎就能万事大吉,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一副“我都已经认错了,你还要怎样”的姿态,让人不得不感叹“上梁不正下梁歪”。且不说开除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真心,企图通过及时撇清关系来使吃瓜网友满意,这个算盘未免打得太过简单。人员招聘门槛、师德培训力度、管理考核标准,这些都是园方必须明确、落实并且不断接受监督的内容。
摆拍、怒吼、恐吓,本身已经足够恶劣,而园方的回应更表明,这一切已远不只是方法或手段的问题,而是认知与理念的错误。
身为教育从业者,在教育大众树立做人底线之前,不妨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毕竟,是否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是否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生、家长和人民群众心里都有数。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赵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