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安徽疾控提醒:手足口病秋季流行小高峰来临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手足口病秋季流行小高峰来临。根据我省手足口病既往流行规律,每年的4~7月和10~12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托幼机构和学校容易出现聚集性病例,家长和托幼机构要注意主要预防。

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如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6型(CoxA6)等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6月龄至5岁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更为常见。

疾控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为3~5天。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症状;后在舌头、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CoxA6导致的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在发病后1~2月可能会出现手指甲和脚趾甲脱落。少数患儿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疾控专家介绍,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其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餐具、奶瓶、衣物等也可被感染。此外,病毒也可经粪-口途径传播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预防方面,孩子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设施后、外出游玩回家后都需要洗手,洗手要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洗手,至少揉搓15秒。日常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家环境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奶瓶、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清洗消毒。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我国目前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降低因EV71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发病至病愈后1周尽量居家

如果孩子不幸“中招”,怎么做好居家护理?专家建议,家长应密切留意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烧不退、皮肤发冷、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等,应及时送医就诊。患儿家庭要经常通风换气,衣被要勤换洗消毒,奶瓶、餐具、玩具等物品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患儿居家时限为发病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中如有其他儿童,尽量分开患儿和健康儿童的食宿、玩具和生活用品,密切关注同住儿童的健康状况。

省疾控中心建议,托幼机构和学校落实每日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发现有发热伴出疹等症状儿童时,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离校园并及时送医。托幼机构和学校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肥皂等,督促学生勤洗手。做好教室、图书馆、厕所等公共场所的通风和消毒;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可采用高温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加强手足口病防护知识健康宣传,重点强调勤洗手、常通风、不与他人共用餐饮具和毛巾等个人物品。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编辑  许正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