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等待30天后还被店铺限制购买 合肥一市民吐槽网购超长预售期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网购衣服,在结束30天的超长预售期等待后,被告知仍不能保证发货时间。在向平台提出质疑与投诉后,合肥的李女士发现还被店铺限制购买,但同款衣服仍在正常售卖。记者梳理注意到,网购预售期超时不发货不是个例,在近年来也受到关注与热议。经济专家表示,超长预售期极大的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规规矩矩或是生意发展的长久之道,平台更应完善监管与预警机制。一地消保委也提醒,商品预售,品质和服务不能透支。

遭遇:超时不发货后还被限制购买

“等了一个月没发货,现在还显示被店铺限制购买。”11月21日,李女士气愤地说,她在某购物平台的店铺购买衣服,显示为全款预售。9月13日下单后,平台显示10月13日前发货,但超期仍未能发货,商家解释“17号左右出货可以发,会尽快安排。”

“页面显示30日内发货,我也等了这么久,最后告诉我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发。”李女士提出质疑并在平台发起投诉,“平台说按规则赔付了我,其它的也做不了什么。”李女士表示,她对商家超长预售时间仍不能发货一事向平台进行了说明,询问如何监管,但平台未正面回应。”

选择退款后,李女士无意中再次打开店铺,看到“您在本店已被限制购买,如有疑问请与店长联系。”她向客服留言咨询原因,消息显示“已读”但无人回复。“现在商家动不动就预售,到时间又不发货,一点都不讲诚信,怎么没人管管?”她说曾吃过预售的亏,下此单前与客服也沟通过,客服当时表示“15天差不多。”

根据李女士的描述,记者看到该店铺描述为“6年好店”和“必逛好店”,店铺评分4.9分,显示粉丝数有2.7万。截至21日下午2点15分,李女士购买的衣服显示为“现在付款,7天内发货。”

观察:网购超时不发货不是个例

李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罗女士吐槽称,她在“双11”下单一件T恤,页面显示“现货,现在付款,48小时内发货。”第二天被告知“断货了,要一周才能发走。”现在已超时,询问后的结果是“暂时没货,您别催发货。”但其查看衣服的购买链接,目前仍显示48小时发货。

罗女士回忆,同款T恤她曾在平台搜索,其它卖家均为预售,只有该卖家表示48小时发出,结果还是入了预售的坑,“真是花钱买罪受。”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梳理也注意到不少预售商品到期不发货的投诉。有消费者称:11月1号下单手机,写着6号发完预售商品, 7号了还没有发出。6号晚联系商家客服多久发货,说最晚13号发完,并且延迟发货订单,联系官方客服说等待今天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是催促敷衍,一直没有看到结果。

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看到,超长预售期普遍存在,比如有30天,还有45天的,对一件衣服为何需要这么久的预售期,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商家或未正面回应,或表示“定制需要时间。”

对此现象,某线上女装店工作人员曾向一家媒体表示,现在商家不敢盲目压货,店里预售的衣服的确是还没做,因为不确定这款衣服能不能卖得好。顾客下单之后,店铺再根据这款衣服的“数据”下单。

观点:平台应提高不法商家违约成本

一个月没等到衣服,有的甚至下单后遇到商家单方修改发货日期,或遭遇虚假发货……对网购超长预售期的吐槽,近年来受到关注与热议,更引出网民的神评论:“这年头,衣服卖现货是违法的吗?”“请问是下单了才开始种棉花吗?”。

对此现象,云掌财经总编张明告诉记者,预售模式可简单分为预付定金和预售生产两种形式。“其优势在于可提前锁定客户需求,减少企业的仓储成本和物流压力,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增加销售额。”

但近年来,习惯比价的网友们很快发现,预售价却不一定能兑现真正的低价,且部分预售商品到期不发货,还存在预售商品发货时间届满之前,商家‘跑路’或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导致无力履行预售合同,“更有部分商家违背契约精神,在预售后恶意关店跑路,重起灶另开张。”

他表示,超长预售期极大的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规规矩矩或是生意发展的长久之道。“对电商平台来说,更要担起责任,设立监管制度、建立预警机制,明确规范预售商品在价格、期限、质量、退货等方面的相关条件。”他建议,对盲目预售和单方面解除合同背后的“违约”“虚假宣传”等问题,依法依规处理,提高不法商家的违约成本。

部门:商品预售品质和服务不能透支

类似李女士和罗女士的经历,消费者对网购超长预售期后的反馈与投诉也引发多地消保委的关注。11月21日,记者查询关注到,宁波市消保委在本届“双11”大促期间即提醒称,宁波市消保委发布信息显示,通过消费者反馈能看到,预售机制有其缺陷,因预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消费者失去耐心,或商品质量与付出的“等待成本”不符,对商家产生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商品的销量不增反减。

对此,宁波市消保委提醒,商家使用商品预售机制时,也应确保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绝不能凌驾于消费者权益之上,只有诚信经营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对消费者而言,在面对预售时应保持冷静,理性消费:在付定金时仔细阅读相关须知,注意保存商家宣传承诺,尤其是商品详情、预售折扣赠品、直播画面等易于更新迭代的信息。购物时,尽量选择经营资质全、信誉等级高、经营规模较大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和网店。

如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利用留存的相关凭证及时联系网络交易平台解决。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可以向平台所在地或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消保委投诉,也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