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近期,随着肺炎、流感及鼻炎患儿的增多,很多宝爸宝妈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肺炎、感冒或鼻炎好不容易好转一些,突然又喊着“耳朵疼”。身心疲惫的家长们又不得不抱着哭闹的孩子到医院看急诊。
“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儿童急性中耳炎发作引起的,患儿大部分在六周岁以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小青告诉记者,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因此病原体容易经过咽鼓管波及到耳朵,是儿童患上急性中耳炎。专家提醒,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恐慌,一般经过三天的治疗就可恢复正常。
近期急诊急性中耳炎患儿增多
“孩子捂着耳朵说耳朵疼,晚上越哭越厉害,怎么也哄不好。”夜里两点多,胡敏抱着三岁多的乐乐(化名)来到合肥市滨湖医院急诊科耳鼻喉科就诊。
经诊断,医生表示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这时,乐乐的父母更慌了,“这肺炎刚好又得了中耳炎,这可怎么办?”
“不用担心,急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最近一段时间得急性中耳炎的孩子特别多,对症治疗几天就好了。”张小青表示,孩子生病期间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鼓管波及到耳朵,因此家长不必恐慌,一般经过三天的治疗就可恢复正常。
记者了解到,近期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增多,而且大多在深夜就诊。张小青解释道,白天孩子注意力比较分散,晚上出现耳痛的症状一般很难入睡。“很多孩子都是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哭,弄的家长不知所措。”
耳痛是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表现
“耳痛是急性中耳炎发作的最常见表现,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为烦躁、哭闹、入睡困难、抓耳等。” 张小青表示,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内陷,部分中耳内可见积液,多呈淡黄色,乳突区一般无触痛。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儿童或多或少经历过一次中耳炎的发作,还会多次发病。中耳炎的发病率与温度、湿度呈负相关性,所以春冬季是高发期。除了季节因素外,还与呼吸道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儿童为何易患中耳炎?张小青表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受咽鼓管结构影响,儿童咽鼓管短且短平,容易引起炎症。此外,腺样体肥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肥大的腺样体可压迫、堵塞咽鼓管咽口,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腺样体炎也是一个感染灶,均可引起咽鼓管的逆行感染。此外,过敏性鼻炎、鼻腔冲洗不当等也可能会引发急性中耳炎。
大于6个月孩子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
儿童急性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呢?张小青表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一般是在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对症处理急性中耳炎相关症状。
具体来说,如出现耳痛症状,大于6个月的孩子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炎症状态下耳朵疼痛时可以使用。使用止痛药物一个小时后症状没有改善或者使用各种方法仍然严重耳痛,或者突发患耳流出大量水样分泌物时应该立即就医,若患儿精神状况尚可,大部分可以居家对症处理。适当使用滴耳液可缓解耳部不适。一部分急性中耳炎是病毒感染,不能滥用抗生素,需遵医生处方使用。酌情使用口服和鼻喷药物,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缓解耳部不适,同时避免急性中耳炎复发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如果6个月发生3次中耳炎或者1年发生4次中耳炎,出现长时间听力下降、持续中耳积液、言语迟缓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行鼓膜置管。发现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应该在炎症控制好后酌情行腺样体手术。”张小青说。
擤鼻涕时不要同时堵住两侧鼻孔
除了儿童之外,近期也有一些成人患上急性中耳炎。张小青提醒,擤鼻涕时不要同时堵住两个鼻孔,一次擤一侧可以减轻耳道的压力,防止病原体的播撒。
急性中耳炎的预后如何?张小青介绍,急性中耳炎可以痊愈,不会引起听力改变。出现鼓膜穿孔的大部分也可以完全长好,不影响听力水平。耳痛一般2-3天后消失,鼓室内有分泌物10天左右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一般不会转为慢性中耳炎。如短时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呛水或乘坐飞机等,就容易再次得中耳炎。因此,需要保持鼻腔干净和通畅,保证耳朵压力平衡,就会降低急性中耳炎复发的风险。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