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从上海坐公交去漠河是什么体验?近日,合肥“00后”小伙江夏开启了属于他的又一趟公交之旅。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长距离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与自我挑战的新探险。1月18日,记者联系到江夏时,他已经跨越雎宁、徐州、微山、枣庄,来到了山东省济宁市,住在了任城区的一个小旅馆,距离自己的目的地东北漠河还有十几天的车程。冬季旅行的寒冷与车窗外陌生的风景始终伴随着他的旅途,“我觉得自己成长了。”江夏分享起自己公交车轮上的独特旅行体验。
希望寻求挑战和新视野
几天前开启的这趟旅途,并非江夏的首次冒险,早在2022年12月,他就完成了独自搭乘公交从上海到北京的旅程。去年,他又花了4天,倒32趟公交,经历650多公里路程,在寒假里实现了乘公交车从合肥到上海的旅途。江夏表示,此次从上海到漠河的公交之旅算是一次“出圈”的尝试。“我的生活区域都在江浙沪,对东北还是挺向往的,他们那边的饮食、文化跟我们一定是不一样的。”最近网上掀起了哈尔滨的旅游热,江夏也把哈尔滨、长春等城市设为了此次旅行的中转站,计划停下来好好游玩一番。“哈尔滨火车站,还有哈尔滨那些美食街,东北的早市我都想去体验一下。”
作为一名刚结束考研的大四学生,江夏坦言,旅行对他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释放。“还是想挑战自己,见识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为此,他特别准备了适合长途旅行的物品,包括笔记本、日记本、书籍、小零食以及必要的衣物,以应对沿途的天气变化。
江夏坦言,这趟公交车轮上的到东北之旅,比之前的更具挑战性。“过了北京,过了山海关以后,后面的路挺难走的。”江夏说,从河北到辽宁,从哈尔滨到漠河这一段,他还是选择坐火车,因为公交车的可行性就变弱了,但选择乘坐火车的几段路程在他看来也很值得期待,像“雪国列车”“山海关路线”等都是很有名的火车路线,他可以在路途中欣赏独特的北国风光。
平和对待不同的声音
去往北方的冬季旅行,气候寒冷是旅行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这边确实能感觉到,淮河以北天气确实会变冷。”江夏说,他已经抵达了山东济宁了,这边刚下过雪,地上还能看到还没有化掉的雪堆,严寒的天气会使得等车的过程变得痛苦,不过在他看来,坐在车上的时候就暖和起来了。
因为交通工具的因素,旅途中总会产生一些变动。“我原本计划这次旅行为期16天,”江夏说,但现实可能与预期有所不同。他现在已经花了4天时间才到达山东,而在江苏就已经用了3天。考虑到还要穿过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这些省份,所以可能后面时间规划,他有点不太确定了,“可能少于 16 天,也可能多于 16 天。”
关于旅行的经费,江夏透露了自己的规划,一部分来源于奖学金,还有一部分则是出发前打工的收入。“准备了大概1200 元,其中公交车的费用大概在 800 元左右,剩下的 300 多块钱是火车票的费用。”因为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自己的旅行状态,也有网友也在关注他的行程,“一路上有很多网友帮助我,还有人把外卖寄到我住的酒店给我。其实我自己一个人也是可以买的,我挺感动的,也感谢他们。”
不过也有人觉得年轻人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还有觉得他是浪费时间,甚至是行为艺术。“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鼓励我的。我也想给大家看看,穿过一个城市的边界线是什么感觉。”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传来,江夏的内心却有着自洽的一面。“我觉得挺有自豪感、成就感,很多人也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帮他们实现了梦想。”
公交旅行给自己带来了成长
公交旅行在江夏看来,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探索,更是对自我适应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江夏觉得,自己以前是个适应能力比较弱的人,刚去上海读书的时候,还因为当地天气潮湿以及饮食不同等因素一度不能适应,“可能是去过的地方多了,我觉得现在,我都能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甚至还学了很多方言。”江夏毫不掩饰旅途带来的成长。
谈及未来的旅行计划,江夏表示他也在探索国外的路线,他正在学习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英语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他透露自己已经做好了一些国外路线的规划。
哈尔滨旅游热爆火后,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开卷,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些江夏也看在眼里。作为旅行达人,他还考虑了在家乡安徽省内进行更多的旅行。“我也有规划过从合肥坐公交车到黄山的一条路线。包括以后对皖北地区的公交线路进行探索。”江夏也和网友们分享其自己家乡合肥的美景和美食。“我比较推三河古镇,我最喜欢的是当地的三河米饺。还有一个就是黄山的西递、宏村,黄山的毛豆腐和黄山烧饼,味道好极了。”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实习生 杨春草(图片来源江夏的社交平台)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