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综合报道 50多岁的周先生喜欢用挖耳勺掏耳朵,一天不掏浑身难受。这习惯他持续了将近10年,但最近左耳痛、耳流脓,他不得不来医院看病,才发现耳朵里竟然长出癌。
近日,在广州市珠江医院义诊现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张宏征介绍,这位病人因长期掏耳朵,刺激了外耳道表皮,引起皮肤渗出,多年来的恶性循环,使耳道里长出新生物,诱发了外耳道癌。
外耳道长出恶性肿瘤
据介绍,当发现耳朵不适时,周先生先是自己买了些滴耳液和口服抗生素,结果症状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脓血,这才着急起来。
左耳:外耳道有肿物(左图) 对比右耳: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右图)
张医生在给周先生检查时发现,他左外耳道长了淡红色肿物,结合他长期的掏耳习惯,立即为他进行外耳道肿物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周先生患的是罕见的“左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耳朵也会得癌症?”周先生十分惊讶,所幸经过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周先生恢复良好。
极易漏诊误诊
外耳道癌是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左右,初期易误诊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容易漏诊,主要临床表现为:
1、耳流脓
可为血性分泌物。外耳道鳞状细胞癌患者常常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外耳道炎的病史。
2、耳痛
当肿瘤累及局部神经、骨质时,会引起耳部的疼痛,抗生素以及止痛药都难以缓解,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患者,早期即可出现间歇性耳痛,并成为首发的症状。
3、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眩晕
当外耳道的肿块阻塞了外耳道,或者累及中耳甚至内耳的时候,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以及眩晕等症状。
4、其他症状
晚期肿瘤患者,因侵犯范围扩大,会出现相应的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像面神经麻痹、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以及吞咽困难等,侵犯到颞下颌关节时会出现张口受限。
张医生说,确诊外耳道癌要靠病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听力学、颞骨CT、颞骨颈部增强MRI、肺部CT、超声、ECT等相关的检查,肿瘤累及大血管时,还需做MRA、MRV,PET-CT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出现远处转移。
频繁挖耳朵是主要原因
外耳道癌多见于40-60岁的成人,和多种高危因素相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