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丁
寿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淮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淠河、东淝河穿境而过,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自古水运发达。近年来,寿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引江济淮”工程实施的战略机遇,大力建设水运基础设施,着力将淮南港寿县港区打造成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港区,为寿县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912.71亿元。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总工期72个月,将于2022年底试通水通航。引江济淮工程寿县段全长93.45公里,工程总投资70亿元。
一、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省、市主要领导高瞻远瞩,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关心支持寿县江淮枢纽港建设。2019年5月30日,李国英省长视察寿县时指出,寿县要依托引江济淮航道建设,打造成港口城市港口新城及港口集散枢纽等寿县港区水运综合交通枢纽。2020年4月19日,李国英省长再次视察寿县,强调要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与淮河干流十字交叉的独特优势,同步谋划推进港口、航运、生态旅游等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2020年5月29日,省交通运输厅在《关于白春艳代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尽快启动引江济淮五里闸港区域经济规划的建议”的会办意见函》中明确表态,将在港区的规划审查和审批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建议淮南市积极争取将五里闸作业区建设纳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尽快开展部分重点作业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市委沈强书记2020年8月20日调研寿县时,指出将寿县五里闸作业区建成淮南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引江济淮工程开工以来,寿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寿县交通运输局闻令而动,积极争取,推动引江济淮工程配套港口、航运、仓储物流和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江淮枢纽港规划建设,为寿县乃至淮南市加速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
二、精准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地处江淮运河和淮河干流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二级航道,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的十字交叉处,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江淮枢纽港五里闸核心港区建成后,以淮河、江淮运河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重要依托,形成“集约、高效、安全、绿色、科技”的现代化港口体系,以“港产融合、港城联动”为方向,打造成为区域性内河集装箱中转中心、淮河流域的对外门户港、皖北地区的江海河联运港。其直接经济腹地可辐射安徽淮南、六安、合肥、阜阳等地市,间接经济腹地可辐射河南、山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必将给沿线地方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合理布局,努力扩大辐射范围
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区域内交通优势明显,经疏港道路直连G237、S320,经G237、G328、G308等主干道路,可到达淮南市区、凤台县、谢家集区等淮南大部分区域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等区域;15分钟即可达滁新高速淮南西入口、济祁高速寿县入口,接入蚌合、蚌淮等高速路网;经S320跨越淮河,可辐射颍上、阜阳等广大地区。同时为发展铁水联运,拟建设江淮枢纽港至铁路西张线项目(经测算,项目长10公里,建设投资约6.5亿元),目前淮南市发改委已将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通铁路纳入《安徽省铁路网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之中。
四、匠心打造,有效利用岸线条件
根据《淮南港总体规划调整(2014-2025)》和正在上报的《淮南港寿县港区总体规划调整》,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规划建设9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7个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利用岸线1600m,岸线线型平顺,水域开阔,年吞吐能力达1080万吨、40万TEU。同时配套水上综合服务区和待泊锚地,兼顾旅游和生态岸线布置,规划土地约3800亩,可用土地约5000亩,土地储备充足,远远高于国家级港口物流园区土地面积不应小于750亩的要求。规划在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建立物流园区,承担腹地内水泥、钢材、粮食、饲料、木材、机械及集装箱等中转运输,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发展,有效带动寿县乃至整个淮南市的经济发展。
四、着眼全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
寿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淮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淠河、东淝河穿境而过,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自古水运发达。后因公路运输的兴起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我县水运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航道建设滞后。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运企业发展到7家,运输船舶达582艘、759542总吨,但多在长江流域苏浙沪一带从事运输经营,对县域内经济发展带动性不强,贡献度低。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寿县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及其配套港口设施和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工业园区和集中区承接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产值150亿园区和产值超10亿元乡镇工业集中区。寿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建成区4.8公里,已入驻37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9家,毗邻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寿县新桥产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中期核心区40平方公里,远期10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建成面积达24平方公里,入驻200余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40余家。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已入驻170余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9家。紧邻寿县新桥产业园的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规划面积185.85平方公里。同时,淮南市高新区、毛集开发区、谢家集、八公山区以及凤台工业园区均可为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装卸、储存、中转等提供充足的货源保障。港口发展与腹地产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江淮枢纽港建成后必将大大推动寿县产业经济迅速发展。
目前,寿县江淮枢纽港项目已纳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交通运输部。我县已就建设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与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对接,并经同意。生态保护红线、后方用地、水利设施、地质公园、环境保护等无瓶颈障碍,寿县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建设条件基本成熟。经测算,江淮枢纽港核心港区建成后,腹地对外贸易额将呈大幅上升趋势,预测2020-202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0%,2026-2035年平均增长率为15%,预计腹地202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5亿美元,2035年达到190亿美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展望不远的将来,寿县江淮枢纽港建成后,必将成为“美丽寿县”的一张靓丽名片,寿县水运将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旧面貌,迈出跨越发展的新步伐,在交通强县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