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胡权明院长在包河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1月8日上午,包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权明在包河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报告指出

2020年,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上级法院悉心指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区委政法委指导、支持、督促下,高起点谋划现代化中心城区样板法院,高标准建设公正高效便民智慧型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一年,是突破和进步的一年,区法院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院”殊荣;这一年,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拼搏和奋斗助力前行;这一年,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国模范法院”这一基层法院最高荣誉称号的鼓舞和鞭策下,我们持续巩固全国模范法院成果,全面展示包公故里法院风采,只争朝夕接续奋斗,点滴平凡聚沙成塔。

围绕中心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显担当

1、助力创优营商环境“主动战”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做好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高效率治理三大基本任务,护企业权益、提办案速度、降诉讼成 本、增司法便利,着力营造企业发展“暖环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2、齐心打好抗疫防汛“保卫战”

——从严从快审理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件6件

——派出41名干警深入一线联防联控

——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网上开庭63件次、调解245件次,执结案件875件,执行到位金额1.79亿元,保障审执工作有序运转

3、决战决胜扫黑除恶“收官战”

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审结黑恶案件33件,其中涉黑案件5件54人,涉恶案件27件150人,涉恶“保护伞”1件1人。圆满审结并执行陆小军等30人“套路贷”涉黑案件,从严惩处陆广胜、李军等2个“黑120”犯罪组织,审结了合肥市首例恶势力犯罪团伙保护伞案件。坚持“打财断血”,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金额为2627.4 万元,累计总执行到位金额为2486.27万元,执行到位率为94.63 。充分发挥“三书一函”作用,全力推进“行业清源”,确保行业乱象问题“清到底、清干净”,共发出司法建议书8份。

聚焦执法办案,在守护公平正义上见成效

共受理各类案件 38382 件(含旧存 1413 件),结案36851件,结案率 96.01%,新收案件数及结案数同比分别上升16.02%和 15%,员额法官人均收案数为783 件,收案数、结案数、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之首,审判质效综合指标继续稳居全市法院第一方阵。

1、依法高效惩治犯罪

受理刑事案件1063件,审结1031件,对1371名被告人判处刑罚。

判处抢劫、故意伤害犯罪62件,毒品犯罪19件。

审结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277件。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5件8人。

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法律援助体系,为符合条件的371名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普通程序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达100%。

2、妥善化解民商纠纷

依法审结民商事案件23499件,同比上升13.13%,标的额67.65亿元。

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20585件。

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依法遏制高利放贷,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757件,标的额11.41亿元。

审结教育、医疗、产品责任、物业等领域涉民生案件2208件。

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34件,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3922万元。

3、监督支持依法行政

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61件,审结244件,居全市法院首位。

审结非诉行政审查案件30件,裁定准予执行26件。

全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85件,出庭应诉率比2019年提高29.13个百分点。

召开联席工作会议3次。

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120余人次。

4、强力推进执行攻坚

共受理执行案件12118件,同比增长27.87%,执结 11960件,结案率98.7%,累计执行到位金额9.33亿元。

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677例,限制高消费8343人次,司法拘留15人。

集中开展“江淮风暴助力复工复产”等专项执行行动8次。

进一步发挥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 于“6·18 ”、“双 11”期间两次开展了“网络司法拍卖节”直播活动,成交拍品21件,累计成交金额近2000万元。

紧扣机制创新,在综合配套改革上出成果

全年网上预约立案1.4万件,网上立案4525件,跨域立案31件。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58.3天降低到40.7天。

1、繁简分流步入“快车道”

打造“诉调对接+快速审理+智慧审判”速裁模式。

建立健全类案批量处理机制,有效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服务水平。

实施刑事案件“轻刑快审”机制,推行“当庭宣判”常态化,共速裁结案470件。

成立专业化“快执小组”,快执团队全年共执结案件 2677件。

积极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快审快结。

2、多元解纷实现“新模式”

2015 年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区法院受理案件数从14628件增长至38382件,而员额法官仅为49人,“案多人少”成为当前法院面临的突出矛盾。

多元化解中心现如今已囊括10类11家专业化调解组织,2020年共委派(托)调解10350件,调解成功5180件。

3、诉讼服务体现“人文化”

开通多项网上诉讼服务,实现一网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推进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社会化改革,有效提升审判效率。

4、司法公开传播“好声音”

深化阳光司法,开展庭审直播活动4022场,在线点击量204万次,生效裁判文书上网34215篇,公开信息3.8万件次。通过“两微一端”发布信息1356条,全年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刊登宣传稿件6篇。

突出政治引领,在从严治院管理上动真格

1、把牢政治方向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来抓,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区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确保中央、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党性剖析,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明方向。

2、持续正风肃纪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三个规定”专项 整治活动。按照区委书记葛锐参加指导区法院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的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责任,强化即查即改、边查边改、真查真改,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整治顽瘴痼疾,维护法院队伍肌体健康。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年组织审务督察4次、效能检查2次。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用好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3、加强能力建设

健全人员分类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审判业务专家、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加强高层次、专家型法官培养 和青年干警实践锻炼,法官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 判决说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案件评查,让干警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中强能力、提素质。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标准化考核制 度,从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和司法公开等方面精准考核法官年度绩效,激发法官办案工作积极性,提升司法能力。

4、主动接受监督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并就人民法庭工作向区人大常 委会作专题工作报告,根据审议意见抓好落实。不断加强和改 进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并及时研究、限期办结、实时反馈。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区法院重大活动,旁听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案件庭审 3 场。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动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广泛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社会监督,及时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2021 年,区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区委四届十五次全会要求,积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牢牢把握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扎实做好 “诉源治理”工作,切实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高质量履行审判执行职能,为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1、学深学透把方向,强基固本聚合力

2、对标对表沪宁杭,聚焦主业勇创新

3、从严从实抓队建,担当有为铸清廉

报告最后指出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一切伟大成就都需接续奋斗,一切伟大事业都需继往开来。新的一年里,区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社会各界及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以打造“6410”工程为抓手,以更坚定不移的决心、更奋发有为的姿态、更积极进取的行动,为包河奋力书写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崭新篇章,在“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中勇当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