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闫红说||面对青春期的娃,我榨干所有情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向对于“说话的艺术”这类鸡汤不怎么感冒,说话有啥艺术啊,真心实意就够了,毕竟咱也不是特别莽撞的人。即便遇到个把交流困难的,就对自己说一声“算了,没缘分”,非逼着自己去学习所谓的“说话的艺术”,也许会失去更多朋友。

因为我见过一些很“会说话”的人,发现他们的“会说话”类似于包装过度,重重叠叠的寒暄,像是一个包子咬上几大口,那肉馅不在褶上,也不在皮里,神出鬼没,神秘莫测,让人很想像鲁智深一样跳将起来。如果我也像他们那样说话,我想我的失去会比得到多。

一直觉得,直接才是对人最大的尊重。有个朋友曾笑言:“你这样横冲直撞的人,居然还交了那么多好朋友,也是奇怪。”一点不奇怪好吗?直截了当的交流,才是有质感的交流。

我这套理念破产,是在娃进入青春期之后。青春期的娃,绝对是个特殊的种类,自尊心像无锡水蜜桃一样吹弹得破,哪儿哪儿都敏感。尤其是没睡好的早晨,不管你怎样谨言慎行,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把小人家惹毛了,你还不能跟TA一拍两散,只能在心里把“亲生的”三个字念上一百遍,太挑战为娘的情商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挑战就是机遇。我也因此获得了改善自己情商的机会,在和娃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说话,真的是可以再艺术一点的。


首先,真的不是怎么想就可以怎么说,而是要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找出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路径。

比如说,我以前觉得娃有问题时会直接提出来:“你这件事做得不好”,“你那些地方需要加强”,他马上就会很不高兴,那我就更不高兴了,有毛病还不能说了?我这不也是为你好?

就感觉拿这个顽固不化的娃没有办法。

后来我发现,他并不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是不愿意改正,而是在第一时间被我“居高临下”的口气激怒了,反感你凌驾他之上。等他缓过神来,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跟我聊这些小毛病给他带来的苦恼,最终还是能够促进他进步,但是这个过程太长了。

这个过程所以太长,主要是消耗在情绪上了,要想指出他的缺点又不至于让他不满,就应该传达出“我不是对你有要求而是希望你更好”这个意思。

比较有效的是以自我批评做铺垫。我经常说:“我把自己蠢死算了”,“想到我这么愚蠢还活这么大,不能不歌颂上天的好生之德”,娃就觉得,这人生气起来连自己都骂,说他那几句也就不算什么了。

有次跟他谈习惯,我说:“好习惯就像一件好兵器,像孙悟空跟龙王借的金箍棒,有的人五岁就因为有好习惯而受益,我四十六岁还没有养成,你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别人都因为好习惯赚得钵满盆满,我到四十六岁还在跟习惯搏斗。”

我这话太诚恳了,娃有没有听进去不知道,反正当时是若有所思的。

即便我这么会说话,也还是有弄得不太高兴的时候,比如有天考试迫在眉睫,他的功课还没复习好,却老是躺在我房间的地板上,各种磨蹭。我一时心急火燎,催了他几句,他爬起来,到自己房间去学习,明显不怎么高兴了。

我也有点来气,但这时候我能生气吗?当然不能,生气只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平息了一下心情,走过去,跟他说:“据我观察,绝大多数学霸都有跟妈妈产生分歧的时候。你看上次我们见到的永远第一那个谁谁,不也说有时会跟妈妈搞得不愉快吗?还有去年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那个哥哥,暑假玩游戏还被妈妈唠叨。人有惰性的,是需要监督和修正的。如果你和妈妈的关系完全是融洽的,你应该感到危险才对,你没有一个勇于帮助你的妈妈,生活就很不可控了。”

我的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他和这俩学霸以及他们的妈妈吃过饭,这些事他都亲耳听过,无一字无出处。不过我又总结了一下规律而已,推论过程相当严谨,我那偶然有点情绪化、但是还比较讲道理的娃显然被我说服了。


其次,不是所有的情绪都需要表达,人的抗压性是有限的,批评要用在刀刃上。

比如有天晚上,过了十二点,我到客厅倒水时,忽然发现娃也从房间里出来了。明早还要上课啊,我是有点小崩溃的。

但是第一他并不总这样,第二,也许他有他的原因,我咽下就要脱口而出的唠叨,说:“不管怎样,今天还能再看到你一次我还是很高兴的。”

娃有点小愕然,然后就回屋睡觉去了。如果我批评他一顿,只会将他的睡眠时间拖后,又何必呢。

还有第三点,适当的幽默可以把敌意变成笑话。

有天早晨娃起床后有很明显的下床气,问他什么都给你冲回去。我很想发火,但我不老是教娃不要按照别人的节奏走吗?人家不好好说话,咱也得好好说话,到了现身说法的时候了。

于是我对娃说:“一个好的写作者,轻易不要使用感叹句,感叹句一多,就显得很LOW,明摆着知道自己写的内容不够吸引人,要靠大惊小怪来引人注意。日常谈话呢,尽量不要反问句,反问句用得不好,就有挑衅的感觉。除非是‘难道你不想再来个冰淇淋吗?’这种。

娃被逗笑了,停止了那无休止的反问。

总之,青春期的娃给了我许多提高情商的机会,我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情绪化了。有天又在对娃循循善诱,他说,你看上去很像一个行走的佛。我心想,当妈的不成佛行吗?你这倒是提醒了我,以后说话前先对自己念几句“善哉善哉”,也许接下来会有更多顿悟。(插图:33)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