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秋不到一个月,各大商超、电商平台、酒店等启动月饼销售。今年值得关注的是,8月15日起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1号修改单,对月饼包装层数、包装材料作出最新规定,而此前,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求严格遵守月饼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同时明确将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
国标多项修改,包括月饼包装层数最多不得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应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及对于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售价的比例调减为15%,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明确指向降低包装成本,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四部门联合公告亦明确,鼓励使用绿色环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装。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
一方面降低包装成本让月饼“轻装上阵”,一方面紧盯高价月饼。6月初发布的四部门公告,早早就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如有需要,将对经营者开展成本调查。市场监管部门将以生产企业、高端酒店饭店、电商平台为重点开展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严查处。
监管态度明确,市场趋于合理。在电商平台搜索“月饼礼盒”,多数价格不超300元。近日合肥数家酒店集中推出月饼礼盒,8粒装600克158元,10粒装900克258元,10粒装600克288元等等。我看到的最贵一款礼盒来自于一家连锁烘焙店,价格为469元。其实,作为传统大众食品,月饼制作成本比较透明,并不高昂。从以往市场情况来看,单价500元以内的盒装月饼销售占比达99%,300元以内又是其中主流。
过度包装,任意搭售,易导致月饼礼盒价格虚高,既耗费资源,与绿色环保消费理念背道而驰,又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相悖,容易助长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遏制“天价”月饼,正如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言,是要以月饼为切入点,推动月饼等消费品回归大众食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形成广泛社会共识,遏制传统节日相关商品“天价”现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门刊文指出,月饼背后的“四风”问题存在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有的收送月饼券,还有的通过“月饼红包”、“月饼码”等方式,违规收受礼金礼品等。为防止月饼券、月饼卡等异化为腐败载体,四部门公告要求,经营者发行提货卡券的,应当严格遵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而近些年,“逢节必令”已成惯例:每到中秋、国庆“两节”前夕,纪委监察部门都要“三令五申”,严禁公款赠送月饼节礼,严禁违规收受礼品、消费卡、电子红包等。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从严从重处理,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强有力震慑。
小小一块月饼,本象征着阖家团聚,寄托“但愿人长久”、“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愿景,不该沦为任何人牟取暴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企业适度包装合理定价,消费者绿色环保消费,行业组织倡导行业自律,监管部门管住“天价”月饼,纪检监察紧盯“四风”问题,各方都有所为,形成合力,让月饼回归大众食品本质属性。体态轻盈、价格亲民的盒装月饼,才能更好承载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
(小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