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舆论的脸说变就变。十多年前有个少年天才,十岁上大学,十二岁读硕士,十六岁读博士,听上去妥妥是人家的娃,但因为他逼着他爸妈在北京买房,很多人都叹他被“养废了”。
他的话确实说得不太好听,说他爸妈不配有这样的孩子。听着让人怎么能不摇头?
但最近他又接受媒体采访,观众齐刷刷都站在他这一边。因为这十来年北京的房价已经天翻地覆,多少人遗憾没有个逼迫自己买房的人;也因为当初他爸妈明明可以买房而不买,租了个房子糊弄他;更是因为现在的他,过得不算太好,他现在没有固定工作,卡上只有几千块,到处漂泊……
十岁上大学又怎样?并不是顶尖学校,以他十六岁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的智商,父母要是耐得住性子,不说清北,考个C9是不在话下。
他现在的生活,仿佛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说他爸妈养着他,一千万额度之内都是应该的。他好像故意要把日子过成父母不希望的样子,不只是因为父母不买房,而是当年父母对他有那么多要求,还相当强硬,他反过来对他们提出来一点要求,被拒绝了。
像他这样的孩子不少,不是个个都有他这种智商,但是都把日子,过成对过往的一种报复。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敬,贾珍的父亲,是荣宁二府里最厉害的学霸。他跟贾政一样,排行老二,按照长子继承原则,他没法继承家中爵位,要是自己不上进,衣食倒是没问题,但一代代地就会边缘化,变成贾芸那样的穷亲戚。
贾政选择好好学习,贾敬也是,他成绩还不错,但他爹没有贾政的爹慈祥。老嬷嬷都知道,生起气来,哪是训儿子,竟是审贼。贾政对贾宝玉算是疾言厉色了,跟贾敬他爹比起来都是温柔的。
试想一下原因,从贾敬后来为人的风格看,他怕是不像贾政那么听话,智商太高,可能还有几分桀骜不驯。另一方面就是他爹大概多少也有点焦虑,大儿子八九岁上就死了,就这一个娃,可不得管紧点。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打几顿总是没错的。
贾敬和父亲的关系自然就很紧张,我猜这是他明明可以直接继承家产,还要当做题家的缘故。一直被否定,他要靠自己挣点什么,给他父亲看。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这样也不错,也很励志啊。我得说,这是很糟糕的一种励志,结果就是让孩子形成证明型人格,他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证明别人看,至于自己内心什么感觉,没有那么重要。
与证明型人格相对的,是成长型人格,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是动态的,不需要跟任何人比,甚至不需要跟自己的昨天比,只要保持开放型心态,不断地吸收感受,就已经是圆满。
证明型人格往往比成长型人格更有爆发力,但劲使大发了也容易抻着。贾敬就是抻着了,尽管他在可以继承家产的情况下,还成为荣宁二府里唯一的进士,妥妥的人生赢家,但他并不享受他的人生。
他的人生更像是一场报复,报复性学习,报复性考试,也娶妻生子,然后就撂了挑子,跑到京郊道观跟道士们勾兑去了。他有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但是他骨子里的冷,是宁国府乌烟瘴气的根源。
宁国府的风格就是爹不像爹,儿子不像儿子。贾蓉在他爹贾珍面前像个阳奉阴违的下属,表面上大气不敢出,转脸就去撬他爹的墙角。当然,也是他爹先撬他墙角来着。贾珍当然不是个好东西,没有儿女心,但儿女心这东西也要靠传承,他没有体会过父爱,他也就没有父爱。
在这世间,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而没有爱的能力,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他会把家当成自己的国土,把自己当成君主。在贾珍的领导下,宁国府变成了一个丛林社会,虽然面子话他们会说,面子事他们会做,但他们本质上是一群假装成正常人的疯子,一转脸,他们就开始发疯。
秦可卿的判词里有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我猜它的意思是,贾家败落,很大程度是因为荣国府的人出了事,但根子,却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那么这个惹祸的人是谁?前面已经埋了伏笔,贾琏国孝家孝之间迎娶尤二姐,王熙凤叫跟尤二姐定过亲的张华去告他。张华不敢去,王熙凤气得说,就算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
鼎盛时期可能确实没事,一旦走上下坡路呢?连呼吸都是错。那个时候,若翻出这个旧账来,王熙凤真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了。而贾琏会犯下这个错误,是因为尤二姐想找个下家,尤二姐找下家,则是因她和贾珍的关系,让她没法再过寻常日子了,可不就是“造衅开端实在宁”。要是贾珍有个像样的爹,稍稍管他一点,也不至于这样吧。
贾珍的爷爷,贾敬他爹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就是他的“审贼”式教育毁了这个家。
我家钟点工小毛说,她的育儿之道是先成人再成才,我很赞同。成人包括有爱的能力,教育的意义,也在于呵护和引发对于人生的热情。从这点上说,贾敬他爹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