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夏小明:您留下的老账本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前几天整理房间时发现母亲的遗物——账本。这是一本年代久远泛黄的笔记本,虽有些缺损,但从1975年2月到1983年5月我们家生活收支详细情况有着完整的记录。 

母亲是会计出身,所记收支情况清晰明了,大到寄给亲戚的30块钱,小到几毛钱的理发支出,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看到1975年某日购布皮3.15元的支出项目,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 

布皮,就是整匹棉布外面的包装层。母亲曾在百货公司仓库当过保管员。棉布出库后,那废弃的布皮可以论斤卖给内部职工。母亲买来这些不值钱的布皮后,送到染坊染成毛蓝色,再为我们做成漂亮的裤子。 

有些细得不能再细的记录,也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如1976年5月:5月8日,小明购袜子1.98元、5月10日,和平(我哥)购袜子2.23元、月10日,寄瑞生(亲戚)15元、5月21日蚊帐布40尺6.2元、猪油五斤5.5元、鸡蛋3.80元、大米30斤4.18元、小明围巾6.40元、肥皂0.96元、牙膏0.46元,牙刷0.27元、理发0.25元……看着这些文字和数据,我仿佛看到母亲每天结束自己的工作,安顿好我们兄妹三人后,一个人坐在灯下记录的疲惫身影。 

母亲为什么要为我买贵达6.40元的围巾?回想起那一年正好是我刚刚高中毕业去农村劳动的时间,母亲一定是心疼她刚出中学校门的女儿,自己再节衣缩食,也要为女儿购买高质量的能抵御寒冷的羊毛围巾。这条带着母爱温暖的羊毛围巾,陪伴我度过了两年的农村生活。忆起那被母爱包围的幸福时光,感慨万千。 

在母亲的账本上很少看到她为自己的花销,她对自己娘家人有经济资助,但更多的是对父亲农村亲戚的资助。 

当某个月出现大的支出,经济入不敷出时,下个月拿了工资第一项支出必定是还上月欠款。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下,每个月基本上能做到收支平衡。有时月末还会有5到10元不等的结余。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兄妹相继大学毕业,有了自己的工资收入,母亲的账本里明显月月有余额了,有我和哥哥向家里面交伙食费的记录了,这期间从母亲记录的文字和数字中似乎都能看出她喜悦的心情。 

母亲的账本,记载着我们家的柴米油盐、人情往来,也记载着时代变迁中我们兄妹的成长经历,更记载着无法“账”量的母爱。合上这本泛着母爱光芒的账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陷入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中。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