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肥翔羽机械加工厂十几台数控机床正在交替运转着进行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电子元件等零件加工生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的载物。”这句话正是翟丰生的真实写照。翟丰生,是翔羽机械加工厂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肥西县柿树岗乡周楼村脱贫户,夫妻二人原本在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但2012年因小孩被开水严重烫伤,烫伤的面积达到60%,夫妻二人为给孩子看病,只好辞去工作,连续两年多次辗转北京、上海求医,花去高额医药费,欠下巨额债务,也失去了收入来源,导致生活十分困难,一家三口在2014年申报为低保贫困户。
翟丰生信奉天无绝人之路,越是艰难越不能放弃,他本人想方设法的贷款创业,心想凭自己的技术加上政府的大力帮扶一定能走出贫困,而且这是唯一出路。为解决资金的缺口,2015年通过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和亲戚朋友的帮助筹得资金共计13万元,购置两台数控机床开办了合肥翔羽机械加工厂,干起了数控机床加工业。
自2014年柿树岗乡开展的扶贫工作以来,一方面多种政策给予翟丰生一家增加收入、减少医疗支出的负担,同时鼓励其在家乡自主创业,他自己也申请到其他企业考察学习,并多次参加免费创业的技术培训。
在2016年通过国家扶贫政策的无息贷款,又借贷了5万元。经过这三年的经营发展,翟丰生目前拥有了6台机床,聘用了4名技术人员,2020年底车间又增加到了17台机床,技术人员增加到10人,他的加工业红红火火。通过对东风机电等大型企业直接供货,加工厂年生产总值超过200万元。而纯收入也达到50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他没有选择停下脚步,仍然在前行的路上。在实现盈利之后,翟丰生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打算,他这次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过去一样的贫困户,脱贫不忘乡里人,“如果再招人手,我会先向条件适合的贫困户倾斜,尽量拉他们一把”。在得知“扶贫车间”招人的信息后,乡村结对帮扶的干部针对技术需要,让村里符合条件的人进行技术相关的培训,同时翟丰生主动邀请他们的车间学习参观生产流程,钻研生产技术,在“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就这样翟丰生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着几位村里的村民一起走上了脱贫之路。
翟丰生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所有的挫折和困境,都成为了他今天成功的基石。来自党和政府的帮助就像一盏盏明灯一样点亮了翟丰生人生黯淡失意的一面,给翟丰生温暖和光亮。相信像翟丰生会越走越宽阔。(童庆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