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政务 »

肥西柿树岗乡:特色产业孕育新希望

“老潘,又有人要来买你的鱼了,今年再多养点,多赚一点。”“好哦”。近日,肥西县柿树岗乡新街社区贫困户潘士年乐呵呵地回应着帮扶责任人汪春的叮嘱。从以前吃穿困难的贫困户,到现在的种养殖大户,潘士年实现了可喜的转变。

今年52岁的潘士年是柿树岗乡新街社区的脱贫户,他母亲双眼失明,属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够自理,儿子潘张在大学读书,一年学费、生活费都在两万多元,由于母亲需常年要人照顾,导致他无法外出务工,仅靠自家种田维持生活,生活的困苦曾让他一度意志消沉。

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潘士年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老潘,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子想想。现在不多挣点钱,以后儿子咋办?”帮扶干部及社区“两委”曾多次上门与潘士年谈心,宣传产业扶贫政策,激发他的脱贫斗志。

帮扶干部及社区的“两委”关心让潘士年感受到了温暖,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2014年,潘士年就承包了了20余亩农田种植水稻,并发展起了渔业养殖,社区还为其为其购买了1000尾的鱼苗。

然而,由于刚接触到养殖业,缺乏养殖经验及技术,潘士年跌过跟头。大规模的养鱼需要经常对鱼塘进行消毒及增氧,潘士年从未消毒,导致鱼塘出现了水霉病,一塘鱼损失大半。潘士年大受打击,却也因此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在社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社区养鱼大户李朝林进行了求教。2015年,潘士年重整旗鼓,再次购买了鱼苗。这次,他不仅养殖技术提高了,更是吃住在田间,终于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由于采用稻谷饲养,潘士年家的鱼品质好,颇受市场欢迎,加上社区及帮扶干部帮忙销售,销路不愁,潘士年户的养殖发展得越来越好。依靠坚定的致富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加上产业奖补等扶贫政策,潘士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于2015年顺利脱贫。

为帮助潘士年进一步发展种养殖产业,2020年,社区“两委”及帮扶干部为其申请了每年3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有了资金,潘士年的手脚放得更开了。2020年,潘士年水稻田面积扩大到50.28亩,渔业养殖面积也达到了15亩以上,并在鱼塘周边散养了200多只土鸡。周边不少村民看在眼里,来向他求教;潘士年毫不保守,总是热情传授种养技巧,在他心里,党和政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他也要把这股温暖的力量传递下去。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在用好用活政策的同时,更需要靠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有骨气、底气和志气立于社会大家庭。想起以前,就像做了一场梦。现在越干越有劲,以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站在自家的稻田里,潘士年的脸上写满了憧憬和希望。(李涛  王楠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