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粗犷的大巴车的颠簸,我们来到了柔美的杭州西湖。
苏东坡有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之美,也是蕴藏在平和绿水、静静群山中的文化之美。我们漫步在西湖湖畔,湖水悠悠,水面上的船在轻轻地荡。岸边的垂柳、荷花与荷叶,西湖水中的游船和远处的的绿树形成一幅别致的风景。尽管是在骄阳似火的七月,却依然抵挡不住我们的热情。
绕着西湖漫步,同学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下一个景点:浙江省博物馆。我们先观赏了一些古陶瓷,亲眼见到了历史课本上说的越窑、官窑瓷器,还见到了课本上没有的龙泉窑、德清窑、瓯窑瓷器等等。“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这首诗说的就是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南北对峙平分天下的局面。
我们看到的不仅白瓷和青瓷,还有青花瓷、单色釉、彩釉、彩瓷……不论是普通简陋的厨房饭堂、茶楼酒肆,还是高雅庄严的香闺书斋、佛殿皇宫,都有古代陶瓷从容娴雅的身影。博物馆,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变得生动而立体,还拓展了课本之外的知识。
下午去的博物馆更加有意思,里面展出的有伞、刀、剪等。关于伞的展区吸引了我。伞的起源是一个目前尚不能清晰说明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有多种关于伞发明的传说和文件,也有一些可供我们探索的考古资料。虽然这些材料上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却能开启我们无限的遐想。
从伞的展区开始走到尽头,伞也由最初的简陋的荷叶伞,再到精美油纸伞,最后到高级的现代伞。这是伞的成长史,也映射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展柜里许许多多朴素而优雅的油纸伞令人心生喜爱。我不禁想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油纸伞总能渲染出一种惆怅、迷蒙而又唯美的氛围。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那多情的雨季?
离开了忧愁的油纸伞,来到了锐利的剪刀的展馆。展馆里有古代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剪刀,有近代的平时使用的剪刀,也有适合小学生用的卡通剪刀。但比剪刀更吸引人的是剪刀背后的故事。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的说法。
张小泉从小跟父亲学手艺,他长大后的有一天,村里的井水被两条乌蛇弄脏了。张小泉依靠自己的智勇双全除掉了乌蛇,并用这两条乌蛇做了一把很大的剪刀。张小泉剪刀的名气后来越传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便成了闻名全国的杭州特产。
晚上,我们听了金小刚教授的讲座。金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讲座。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围棋技术为什么能战胜世界冠军?是因为是棋类博弈,而棋类博弈是有限问题,而人工智能AI却有无限可能。金教授又给我们举了其他例子,引导我们要用有限创造无限可能。
今天,博物馆带我们穿越回古代。馆里的那些像千年长者一样的文物,一直在向那些懂得它的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作者: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贾雪荣
(参加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浙江大学分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