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昨天是2018 年第一天。新的一年里,我省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将给老百姓带来哪些新的期待?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听听他们如何规划2018 年“ 民生蓝图”。
“三保合一”有望全省推广
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促进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新的一年里,“改革”也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词。
新农合补助标准将提高
去年底,合肥、蚌埠、滁州三地为即将运行的医保管理改革新体制而忙碌。作为我省首批“三保合一”(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统一)试点城市,三市将成立由市长挂帅的医改委,医保基金经办机构将进驻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透露,今年我省将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合肥、蚌埠、滁州试点工作的指导与评估,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省推开。
2018 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将提高至450 元,新农合医保目录将大幅扩容,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省已有30 多个统筹地区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根据《“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届时,参保患者可以在省内任一医院,按照统一的医保政策进行结算,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就医结算的难题。
加快公立医院薪酬改革
去年8 月,合肥、蚌埠、芜湖3 地开展高年资护士下沉社区试点,为居民提供立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首批78 名高年资护士,分别下沉到22 个社区工作,利用专业优势推进群众健康教育和基层带教工作,打通医联体到居民之间“最后一公里”。于德志透露,今年我省将扩大高年资护士下社区试点范围。
同时,我省将继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实施编制周转池和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扩大按病种付费与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范围。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拔除健康脱贫的“病根”
为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省强化政策倾斜,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2017 年起,全省30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由政府代缴参合费。全省所有五保户的参合金由政府代缴,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残疾人、农村特困户、计生特殊家庭等人群也可享受参合金减免政策。
2018 年,我省将进一步做好健康脱贫工作,围绕防、治、保、提健康脱贫政策体系,在全面落实好“351+180”健康保障政策和“一站式”结报的同时,强化慢性病防控,拔除健康脱贫的“病根”。同时,强化对口帮扶工作、远程医疗等,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
动员社会监管医疗服务
日前,安徽省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具有诉求回应、公众参与、智能监管、不良行为记分管理、结果互用等16项功能。
平台上线后,将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诉求回应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公众和社会参与医疗服务监管水平,为公众了解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度和合法性信息提供技术基础。公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度,查询民营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科目“三合法”信息,并对医疗机构进行投诉和评价。
于德志透露,新的一年里,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监管工作,在组织专业机构监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医疗服务的监管与评价,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