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扬尘污染
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报告原文: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道路施工、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扬尘污染防治。
解读:去年我省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优良天数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则有所上升。
今年,我省将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道路施工、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扬尘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通过推进“散乱污”污染源和单位整治、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治理,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高。
在大气环境治理中,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等技术改造;实施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替代、煤改电、煤改气、落后产能升级淘汰等能源结构优化工程;进一步推进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开展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及有机化工、医药化工园区、煤化工基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庳油气回收及综合治理。持续抓好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
关键词:水环境
消除八成以上城市黑臭水体
报告原文:大力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启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以上。
解读:城市黑臭水体不仅污染环境,也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目前,城市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正在逐步消除。得益于城乡黑臭水体治理行动,今年我省城市黑臭水体的消除比例达80%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根据安徽“水十条”的要求,我省还将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加强长江流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启动巢湖新一轮综合治理,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县级以上城市备用水源建设。
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将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皖北地区地下水污染趋势得到遏制,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确保引江济淮输水线路水质安全。其中,长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达83.3%,淮河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57.5%,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引江济淮输水线路水质达到工程规划要求。
关键词:土壤治理
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将查明
报告原文: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解读: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我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查明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据了解,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包括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个方面,并可以为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根据《安徽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我省采样地表土壤点位13891个,深层土壤点位955个,农产品点位3966个。
根据相关计划,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超过88%
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推广产业化模式,创建一批综合利用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解读:现代化、持续化、产业化已经成为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将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推广产业化模式,创建一批综合利用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根据要求,黄山、宣城、芜湖、安庆等市要立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重点提升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档次。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等市则要合理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减少散户饲养群体,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科学化管理,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此外,我省还将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完善收储运销体系,推进秸秆发电项目和秸秆气化能源利用工程建设,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今年将达88%以上。
关键词: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资金提高到1067亿
报告原文:今年计划投入1067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
解读:我省已连续多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覆盖诸多重点领域,保障老百姓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权利。
2017年,全省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40.6亿元,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其中,10个工程类项目完成实施任务,建成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检验室320个,建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快检室157个,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3.9万套,完成城市老旧小区整治371个。23个补助类项目及时足额兑现,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保障151.6万名学生,补助9.6亿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55.5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5.9亿元;特困人员供养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贫困残疾人康复、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等其他发放类项目也及时补助到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保)5954万人,累计支付补偿资金330.8亿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障59.9万人次,支付补偿资金16.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缴费人数2204.9万人,915万人领取养老金。
今年,我省将民生工程资金提高到1067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新增学前教育、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工程,并要求精准实施、精细管控,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