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 为发展建言献策(2)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此外,王有军看到,我省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四分之一的市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行业看,煤炭、钢铁行业利润增长较快,电力、家电行业利润同比下降。此外,发展也不够稳定,“2017 年全省退规企业1185 户、停产半停产企业超2000 户,中小企业生存越来越难。”

王有军说,我省要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因此,王有军建议,我省要实施先进制造业培育工程,同时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工程,并提升质量品牌,让民营经济不断升级。

要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

我省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字号”企业,如古井、承庆堂、刘鸿盛、胡玉美、谢裕大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承载的是安徽大地厚重的历史记忆、文化积淀和工商业文明,而百年品牌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省政协委员杨建军看到,目前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涌现,给“老字号”带来了严峻挑战,“老字号”发展遇到了新问题。

杨建军说,目前安徽的“老字号”企业多数规模小。“从2015 年的数据来看,我省25个中华老字号企业,‘吃喝用’是主体,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有8个,100万到1000万元的有7 个。”杨建军看到,在市场大潮中,虽有古井、承庆堂等少数“老字号”或常青不倒,或涅槃重生,但多数企业业绩不佳。“我省近200 个省级‘老字号’企业,整体上约两成企业发展较好,约四成企业出现亏损和门店减少现象,剩余的经营惨淡,有的已经淡出市场,合肥‘张顺兴号’这块百年牌匾如今就埋没在仓库里。”

此外,杨建军也看到,目前“老字号”创新乏力。“‘老字号’企业多为家族式管理,部分企业观念上狭隘固守,创新意识不强。整体上‘观念老、产品结构老、营销方式老’较为普遍,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不足。”同时,“老字号”的人才也很缺乏,“多数企业传承仍然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加之家族观念浓厚,技艺传人难寻、人员流动频繁等,‘老字号’人才问题十分紧迫。”

杨建军建议,要引导“ 老字号”革故鼎新,引导“老字号”试水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经营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指导机构,推进“老字号”市场开拓、技术改造、融资上市、人才引进、品牌保护等。另外,杨建军建议,可以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老字号”体验培训基地,实施“手艺技师”激励计划和创新人才引入战略,为“老字号”传承人成立专门化手艺传习所。

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于安徽中药材需求量大增,省内一些中药材种植和中药材产业也有了迅猛发展。但是,省政协委员武琼宇看到,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产业覆盖率低、同质化等问题。

因此,武琼宇建议,要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我省要加快我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一批规范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同时,武琼宇建议开展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野生药材驯化和栽培等。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全省中药材产业追溯体系,“实现道地中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全过程溯源体系。”

此外,武琼宇表示,安徽应该推动以药食两用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健康类产品的产业化开发生产,重点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食品、饮品、保健品、药膳、茶制品、食用汤料、口嚼饮片和新型美容、美肤及洗液类等产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刘旸  吴碧琦  姚一鸣   叶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许大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