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把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安徽日报报道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江淮大地千山展秀,万木吐绿,百花争妍。和煦春光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大好时机投入植树造林行动,一棵棵新苗扎根生长,一片片绿景拓展延伸……

我省林长制改革由试点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各级林长紧密结合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组织实施好年度造林计划,带头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绿色幸福感。

  聚焦“增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通过培育森林,做活绿色生态文章,使田园变公园,民居变民宿,乡村变景区”

2017年,合肥市PM10、PM2.5浓度双下降,今年截至3月22日,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16%。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背后,森林生态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

江淮分水岭地区横跨我省合肥、六安、滁州、蚌埠、淮南等5市22县(市、区)400多个乡镇,历来缺林少绿,是生态最脆弱的地方。通过植树护树,将自然劣势化为发展优势,让森林成为孕育致富梦的摇篮。

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12万亩林苗用地栽满了名优花木,去年4月获批国家4A级风景区,一年四季赏美景。昔日贫瘠的荒山土岗变身生态风景区。 “通过培育森林,做活绿色生态文章,使田园变公园,民居变民宿,乡村变景区。同时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加快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肥西官亭镇党委书记卫涌波说。

目前,合肥市已实现林长制全覆盖,有市、县、乡、村四级林长3386人,他们是第一责任人,承担森林和湿地资源发展、管理、利用等职责。去年合肥市完成造林3.45万亩、城市绿化1534万平方米,新建森林示范长廊65公里、完成森林抚育20万亩。在林长制推动下,今春合肥市造林再创佳绩,现已完成造林4.57万亩,新发展高效经济林1.65万亩。

各级林长把植树造林作为增绿的重要途径,促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提速。安庆市出台林长制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到2020年完成森林培育改造245万亩,创建一批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和41%以上。 2017年林业总投入达36.7亿元,今年将有进一步增长。今春,该市已完成人工造林11.1万亩,是省下达任务的123%。

芜湖、铜陵、池州、马鞍山、宣城、安庆、六安、蚌埠、淮南等市扎实推进长江、淮河防护林建设,沿江各市加快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黄山市推进新安江流域林业生态质量提升,皖南和皖西山区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合肥、滁州等市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森林上岭”进程,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市持续巩固提升平原农田林网建设。

聚焦“护绿”,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林长制相当于将各级领导保护生态的职责细化为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今年春节期间,淮北市相山迎来上万游人,但未发生一起火患,不仅相山林场20多名护林员在山上全天候值守,各级林长也纷纷深入林区一线“护绿”抓防火。 《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在全国首次将森林资源保护林长制写入地方性法规。

“让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难题直接进入总林长视野,林长制给植物园注入了生机。 ”合肥植物园是省旅游局推荐的安徽十处最美的地方之一,但受困于拆迁、征地、资金等问题,一直存在发展瓶颈。去年被纳入林长制重点项目后,该市总林长现场协调,十年困局一朝化解。植物园园长周耘峰感慨不已。合肥市创新设置林长制重点项目制度,目前共落实重点项目209个,三年投资102亿真金白银,实施项目面积占全市森林资源的65%以上。

马鞍山市石臼湖是入列国家名录的重要湿地,但其保护区围网养殖是多年老大难问题。去年底,该市总林长、副总林长现场指挥调度,跟踪督办问效,45天集中攻坚,保护区内1000多米养殖围网全部拆除。 “林长真抓实干得民心,还石臼湖一片自然生态就是造福子孙后代。 ”带头拆除围网的湖阳镇养殖户韦向阳为林长点赞。

旌德县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县林业局局长徐文胜解释说:“林长制相当于将各级领导保护生态的职责细化为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

各级林长牵头,系统谋划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充分释放了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亳州市创新拓展造林空间,环绕城市实施40.4公里的绿色林带,综合推进园林绿化、中药材种植等。淮南市舜耕山、上窑山因采矿采石造成生态系统严重破坏,通过造林完成废弃矿山复绿1770亩,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聚焦“用绿”,提升林业综合效益

  ——“山管得更好了,林变得更值钱了,产业发展得更快了,不砍树也能致富了”

旌德县白地镇村民潘善昌这些天很忙碌,他创办的森林旅游人家生意格外火爆。他笑说:“风景好带来生意好,来旌歙古道观光的人越来越多。 ”

旌德县白地镇镇长柴长宏介绍,该镇境内的旌歙古道创4A已通过第一次评审,全镇现有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5个。该镇围绕景区景点,打造精品家庭林场和森旅民宿。下一步将深入研究各村生态资源特点,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争创国家级特色小镇“宣砚小镇”。

“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山管得更好了,林变得更值钱了,产业发展得更快了,不砍树也能致富了。 ”柴长宏表达的是镇村级林长普遍的感受。去年,宣城市森林休闲和旅游收入106亿,旅游人数1250万人次,山区农民人均林业综合收入达到3885元,增长12.3%,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林长制改革对造林人来讲无疑是重大利好。 ”阜阳市大丰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浩新建成1268亩薄壳山核桃苗木种植区、800亩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区,带动了208户精准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1月31日,在颍泉区葛桥村,三个种植基地的农民兑现入股分红、工资和奖金总共600多万元。

“实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拓展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林业多种效益,使建设成果惠及百姓,林业事业才更有生命力。 ”省林业厅厅长牛向阳说。我省林长制的实施加速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加快让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记者 王恺 胡旭)

原标题:安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把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