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一剂“良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面对新要求,我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添加新动力。
老煤企去产能
职工主动创业分流
张西胜曾是淮北矿业杨庄煤矿的职工。2011年前后,煤炭行业渐渐下滑,职工面临分流转岗的困境。面对严峻的煤炭形势,张西胜决定离开单位,自己创业。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创业肯定还是跟农业有关。”张西胜说,刚开始他萌生了品种羊养殖的想法,投入积蓄买了100只羊。渐渐地,张西胜的羊群发展到500多只,在当地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品种羊养殖场。
2017年11月,引江济淮工程进入全线建设阶段。
近几年,国家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张西胜也有了新的想法。他瞅准机会,处理掉羊场,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创办了一个种植蔬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做起了家庭农场,开始走新型农民的创业之路。他前往山东等地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今,张西胜的合作社农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福建、深圳、合肥和东南亚等地。为了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他又流转土地,建设了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车间。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和壮大,张西胜的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合作社每季吸收当地农民300余人参加种植工作,其中矿区劳动力20余人,不仅为矿区劳动力分流提供了样本,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如何解决好我省产能过剩企业职工的转岗分流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职工生计。为此,我省多部门制定了去产能转岗分流职工创业就业扶持办法,为就业困难人员搭建了就业服务平台,并提供技能培训,带动去产能职工就业创业。
职工安置分流问题有了解决的途径,我省去产能的步伐也在加快。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在煤炭行业,2017年我省关闭煤矿4对,退出产能705万吨,去年11月底前我省就通过验收抽查,提前完成了煤炭去产能任务。通过两年来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基本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煤炭价格大幅回升并保持相对稳定,煤炭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形势积极向好。今年,我省计划退出煤矿2处,退出产能690万吨。
在钢铁行业,2017年我省全年去除炼铁产能62万吨、炼钢产能64万吨,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13户,拆除中频炉设备110台、去产能250万吨。今年,我省将做到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拆尽拆,全年计划退出炼铁产能100万吨、炼钢产能1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