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视觉志Ⅱ】探幽小南海 访古航埠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程氏宗祠,是一条行道,两旁是花坛,据说原先花坛中间有座八角亭楼,现无存。到了中进,一对用青石雕成的大石狮,一雌一雄,左顾右盼。在中进、大厅和后进之间,还有四个面积不等的天井。后进是二层结构,一楼大厅内16根大石柱,根根横平竖直,排列有序,二楼原来陈列有“四世一品”、“四世进士”、“兄弟进士”、“同胞进士”等匾额十余块。据说有块金匾“父子好义”,是康熙御赐的,表彰程氏族人程量人父子捐军饷的大义。

与岑山渡村比邻的航埠头村,有古巷、古井、古树、古道、古民居,仍存徽州古村落的肌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十二、三岁时,在一个大雪天,路过航埠头曹氏家族私塾时,被里面老先生的讲课声吸引,就立在屋檐下倾听,忘记了天在下雪。到了中午,贡生出身的王藻老先生开门看见陶行知,就问下雪天不怕冷么,在此做甚?陶行知答家贫念不起书,在此避雪,听到老先生讲课,就舍不得走了。王老先生感动收为学生,这段佳话当时被世人传称古有“程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

航埠头村曹霆声是歙县民国四大富绅之一,其与曹九如等堂兄弟承祖业,经营造纸、绸布、典当、百货、茶叶等,商号分布于上海、杭州、太源、汉口、宣城等地,形成庞大的近代工商集团,曹霆声曾参与修建歙篁(墩)公路,赞助修建芜(湖)屯(溪)公路和歙昱(岭关)公路,于社会事业及地方公益出钱出力颇多。抗战时期,出巨资资助抗日军队,救济难民。曾任歙县商会会长、国大代表。村内俗称“翰林园”遗址据传是曹霆声家族老宅之一,从遗址规模便知其家族是何等辉煌。

出了航埠头村,往雄村方向至荃村地界,路边一株形态奇异的千年古樟引人注目,这是一株树干从基部就开始分叉成两杈空心樟树,当地人称“夫妻树”,临江而立,斑驳的树身盘虬卧龙,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凝视着江中央的“小南海”,此时,细雨飘洒,天色近暗,小南海上空出现一抹霞彩,倒映水中,幻丽异常,令人不禁想起康熙御书为星岩寺御书的那副楹联:“山灵钟瑞气,溪色映祥光”……

文/图  潘立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