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这五年|“居家就业”托起贫困户“幸福梦”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1 月13 日一大早,灵璧县灵城镇山桥村妇女刘月珍,像往常一样赶到村里的“扶贫工厂”。最近,她和姐妹们忙着赶制一批服装。

“每天工作8 小时,每月至少挣2000 块,一年下来能挣2万块呢!”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让刘月珍稳定脱贫,也改变了她的精气神儿,“邻居都说俺比以前爱笑了。”

“上有老、下有小,离不开家。”刘月珍说,县里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时,不仅登记家庭人口、土地、房子等信息,还详细了解了每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俺就想守家带地干点啥,没想到,去年村里建起服装‘扶贫工厂’,30 多个姐妹来到厂里上班。”刘月珍工作的地方是灵璧建设的贫困村“扶贫工厂”。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出门就业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外出务工又造成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他们要照顾老人、孩子、午收秋种,离不开家而农闲时间又多,想就业却找不到门路。

为破解这一难题,灵璧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资源,因势利导,激励在外务工经济能人返乡创业,政府出资积极创办“扶贫工厂”,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脱贫“舞台”。目前,该县73 个贫困村已建设完成扶贫工厂,还有非贫困村的“扶贫工厂”正在建设中。“扶贫工厂”大大促进了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居家就业。

灵城镇山桥村村民汪正碧老人60 多岁,是山桥村“扶贫工厂”保洁员,月薪800 元,闲暇之余还可以在工厂干干手工活,每天能挣30 元。“现在想想都不敢相信,60 多岁的人了,还能工作,一月还能挣1000 多块钱工资。”汪正碧老人笑着说。

据悉,灵璧县共有73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扶贫工厂”建设坚持“ 一村一品”“ 一村一策”,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扶贫工厂”所产生的效益,用于村级扶贫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已建成的“扶贫工厂”,由村自主使用或招商使用,切实发挥“ 扶贫工厂”的作用。

有劳动就业能力的贫困户和“扶贫工厂”签订劳动合同,按月发放工资。贫困村对“扶贫工厂”的土地、厂房租赁所得收益除去管理等费用后剩余资金作为村集体财产,村级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置公益岗,如保洁员、“三留守”关爱员、扶贫政策宣传员等,以此增加贫困户收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脱贫攻坚以来,灵璧县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准病根儿,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出实招、见真效,既让群众脱得出,又要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许聪邓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涛 采写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扶贫 服装 就业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