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2月20日,由新安晚报主办的“规范共享单车,倡导文明出行”座谈会在安徽报业大厦会议室成功举行。包括政府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学者、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等在内的20多人汇聚一堂,为合肥共享单车的健康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也滋生出停放无序等问题。本月初,新安晚报连续推出共享单车调查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为此,新安晚报不仅联合城管队员、共享单车企业、市民志愿者在合肥市政务区开展了户外宣传活动倡导市民文明用车,并于 12 月 20 日举办了“规范共享单车,倡导文明出行”座谈会,希望为各方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探讨共享单车发展之道。
座谈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合肥市城管局总工程师余建波,合肥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创建处处长张明,合肥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处长马军都到场参会。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合肥市人大代表、合肥第四十中学校工会主席忽伟平,合肥市政协委员、瑶海区大兴镇副镇长何强,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砺智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奚晓军也来到座谈会,聆听单车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声音。而哈啰单车合肥城市经理赵存宇,哈啰助力车合肥城市经理程建飞,青桔单车安徽区负责人田蕊,摩拜单车公关总监佟人冬等主要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也前来参会。另外,座谈会还邀请了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为共享单车“文明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都感谢新安晚报牵头举办了此次座谈会,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平台;各方也从各自角度对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认真聆听了他人的意见。在坦诚而真挚的交流中,各方都加深了了解,也碰撞出了新的方法和模式,并表示下一步将进行探索和创新。新安晚报副总编辑曹海峰在致辞中说,新安晚报将一直对共享单车的发展予以关注,营造文明出行的舆论氛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表示,将把此次座谈会上获得的信息和建议加以总结,带上“两会”让更多人参与讨论。
合肥市城管局总工程师余建波:
维护单车停放秩序占用城管大量精力
广大城管队员每天都在街头巷尾维护城市市容和秩序,其中很大精力要放在对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上,很多时候城管队员要亲自动手将乱停放的单车移到规定区域。
合肥共享单车目前确实存在停放无序等问题,影响着城市秩序,“尤其是在十字路口等交通要道,有的地方可以看到路口四个角都停了大量的单车,对交通影响很大。”余建波说,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与单车投放量超出城市容量、运维人员达不到要求等有关。因此,余建波认为,要对单车企业进行综合性考核,包括维保质量、网格化管理等。另外,要科学施划停车位,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尽量让共享单车分散开,而不是挤在一起。“单车企业发现有合适的地方,也可以跟城管部门联系,提出施划停车位的申请。”余建波说,希望共享单车企业主动和相关服务企业加强配合,共同解决公交站、地铁口、小区、十字路口周边共享单车停放过多的问题。
余建波表示,要让合肥的共享单车更好地运行,必须要控制共享(电)单车投放总量,同时加大运维人员配备调度,以及创新管理方式,“城管也会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为合肥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空间。”
合肥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创建处处长张明:
共享单车停车秩序关乎城市文明程度
2017年底,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合肥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8 年,合肥市又进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潮。而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对公共场所特别是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公园、广场周边非机动车的停放秩序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合肥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创建处处长张明认为,共享单车是否有序停放,直接影响合肥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对文明创建的满意度。张明表示,2018年合肥市文明委专门印发了《合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6+3项”整治提升行动总体方案》,其中就包括共享单车专项整治行动。“因为目前合肥市共享单车还存在乱停放、乱丢弃、乱损坏、车身乱贴小广告等问题。”张明说,共享单车的治理,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共享单车停车秩序,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他表示,合肥市文明办将会同交通、城管等部门,对以上不文明现象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同时,文明办将倡导市民文明骑行、有序停放,争做文明风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合肥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处长马军:
共享单车监管平台已经完成初步设计
合肥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处长马军表示,监管平台和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摸清共享单车市场投放总数,了解共享单车真实的运营状态,建立公平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他说,目前监管平台已经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评审和讨论,“我们一方面参考其他城市情况、一方面结合合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完善。如果考虑不充分的话,投入后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马军说,让共享单车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履行监管责任,企业需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用户也有文明骑行的责任。在监管上,政府相关部门要打造良好的单车骑行环境,科学施划停放点位,同时建设监管平台、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和用户信用体系建设等,“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尽到的责任。”而对企业来说,也要在线上线下配合政府部门管理,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骑行安全、押金监管和车辆秩序管理,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
建议设置电子围栏,规范共享单车停放
李祥斌说,公交车目前可以通过设电子围栏来做到有序停放,共享单车也可以通过电子围栏来定点停放,“通过互联网设电子围栏,共享单车停放在电子围栏内才能停止计费,这样能避免单车乱停放。”
李祥斌认为,共享单车企业要与社区、街道、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同时还要建立企业责任评估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企业,相关部门要给予处理和警告,严重的要清出市场。”
李祥斌表示,单车企业需要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数字等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建立大数据监管平台,将平台与租赁单车企业数据对接,“这样能掌握车辆基本信息、车辆动态信息等,从而对单车投放进行精准调度,并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掌握市场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建设。”李祥斌还建议单车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投放,而不是盲目扩张、以量取胜,“要通过单车的服务质量来留住用户。”
合肥市人大代表、合肥第四十中学校工会主席忽伟平:
建议设更多停车点,以便市民规范停放
当前,ofo小黄车陷入困境,联想到此前的酷奇,忽伟平说,当时酷奇被扔得满地都是,成了僵尸车,押金也难退。“要避免以后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做好单车的运维。”忽伟平说,企业可以联手,统一监管和搬运,以节约人力和精力,“甚至可以和清洁工、保安人员联手,让他们加入到运维队伍中。”忽伟平建议,要更多施划停放点,以方便共享单车规范停放,“学校门口、企业门口可以多划,以满足市民需求。”
同时,忽伟平还建议,共享单车公司要及时更换出现故障的车辆,“出现故障的车辆应该及时更换,并通过技术手段防范不文明行为。”
合肥市政协委员、瑶海区大兴镇副镇长何强:
违规或不文明用户应被拉入“黑名单”
何强认为,几个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发表行业声明,也可以同时上马电子围栏技术,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如果用户在使用当中存在违规或不文明行为,企业将其拉入黑名单后,也可以信息共享,“通过行业声明方式共享给其他单车企业,使其在今后使用其他单车时也要增加成本。”
对于运维人员不足的情况,何强认为单车企业可以和环卫、保安、物管等联合运维管理,建立合作共赢模式,“可以到交通部门备案,多种模式结合,来解决企业运维人员招人难的问题。”
他还建议借鉴先发地区经验,通过开发立体自行车车库,来缓解共享单车停放乱象。
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砺智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奚晓军:
发现不文明骑行人,市民可以拍照举报
奚晓军认为,共享单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因为过度投放导致单车泛滥等问题。在他看来,共享单车不能只靠政府监管,也要发挥市民的作用。“可以在每个APP 上设置快捷键,将不文明行为直接拍照上传到后台。”奚晓军说,对于热心的市民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他们会很愿意做这个事情,毕竟他们也骑车,也愿意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监控不文明行为,市民还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单车不规范停放等情况反馈到后台,“然后企业再安排人员实时管理。政府、企业、市民一起努力,效果才会更好。”
安徽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云飞:
企业可以联合出资设立单车管理基金
王云飞认为,企业大规模投放滋生了一系列问题,“合肥市场不需要或者容纳不了这么多共享单车。”在他看来,要解决共享单车的问题,政府应该严把准入关,设立准入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从安全规范、停放规则、运营守则等方面,对单车企业的运营范围作出界定,明晰共享单车企业的权责。
王云飞认为,共享单车所停放的地点属于公共空间,停放需要获得公众授权,“不是说想摆哪就摆哪的,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通过行政立法,规划单车的具体停放位置。”而一旦获准在某个特定区域停放后,企业也不能只投不管了,“应当配备相应的线下服务、管理团队。”王云飞说,从企业角度来说,共享单车提供的是服务,线下后续服务应该跟上,“至于线下维护的方式,可以由企业自行或联合出资设立管理基金,安排专人对停放区域的秩序进行维持。”
哈啰出行:
七千名不文明用户目前已被冻结禁骑
在座谈会上,哈啰单车合肥城市经理赵存宇、哈啰助力车合肥城市经理程建飞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做法。据介绍,哈啰出行率先在全国范围推行芝麻信用免押,截至目前已经为 1.61 亿用户免除押金达 320 亿元,这样就免去了押金难退的问题。
为了实现有序停放,哈啰出行还致力于打造智能立体出行大生态平台,有序投放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同时,哈啰出行建设了高效专业线下运维团队,及时处置乱停乱放、淤积、损坏的车辆,并宣传文明骑行、文明停车,培育健康积极的用户习惯和行业风气。另外,哈啰还建设并健全用户“信用分”评价体系,来约束乱停放等不文明用车行为。
对于用户存在乱停放、停放管理难的问题,哈啰出行两名负责人表示,会通过系统化的方案来解决,最重要的是精细化运营、网格化管理;其次是工作场景标准化,将车辆投放、调度、维修等运营工作量进行标准化;同时将工作量数据化,每一个工作量都进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对所有工作量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和薪资直接挂钩。”
另外,哈啰出行还从制度层面对用户文明停放进行引导。据介绍,在运营初期,哈啰就明确信用分制度,包括信用分的奖惩措施,并在后续不断完善落地,“信用分作为一个硬性指标,信用好坏、分数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用户使用单车。”据介绍,截至目前,合肥已有超过 7000名用户被冻结、禁骑。
青桔单车:
建立准入退出机制,进行数量动态调控
青桔单车安徽区负责人田蕊说,青桔一直注重精准投放,“我们会很认真地看每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和热点需求点位,来评判我们的单车是否被更多市民骑行,是否真的有助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
田蕊说,随着服务网络的扩大,青桔不会过度关注规模和投放数量,而会继续保持单车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有序管理。同时,精细化的线下管理一直是青桔坚持在做的,“我们实施网格化的单车管理方法,培训运维师傅队伍、实施严格管理标准。在有的大城市,我们凭借优秀的单车运维管理,还收到了主管部门的表扬信。”
田蕊说,希望合肥能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进行数量动态调控。她说,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管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不能像有的城市那样一刀切禁止新增投放,造成行业内的不公平。在她看来,除了考核路面表现,也应该将企业的运维服务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建议在总量科学定量下,对品牌进行考核分配。从解决百姓出行的角度出发,鼓励企业加强运维服务,优胜劣汰。”这样,在总体数量控制规模前提下,结合地方各企业车辆管理、维保服务能力、停放秩序情况实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动态调控各个企业投放数量和节奏,可以让合肥的共享单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另外,田蕊也希望相关部门在采取拖移的方式处理违停单车时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影响单车未来使用。
摩拜单车:
建议打造治理样板 以免再现单车坟场
共享单车行业进入理性发展、科学监管的下半场,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公司认为,目前对摩拜和行业而言,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更是考验摩拜是否能发挥领军企业带头作用的关键时刻。”佟人冬说,今年4月22日,摩拜在行业第一个发出《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倡议》——在市场饱和的城市,企业只置换、不新增车辆。同时,摩拜开放大数据,协助政府规划更适宜、更安全骑行的城市。
“目前华东的省会城市中只有合肥没有出台市一级的控量及配套份额措施。”佟人冬建议,合肥应合理确定城市单车总量,同时严格落实禁投限投等措施,科学制定并执行考核打分制度,“打出政策组合拳,给诚信、理性经营的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和方向。”“共享单车涉及公共利益,摩拜完全支持总量控制等治理政策,带头且继续严格执行。”佟人冬还建议科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一线监管执法流程。另外,佟人冬表示,之所以出现所谓“单车坟场”,企业、用户和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形,必须要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共建共治,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细化执法模式,“这样才会少一些单车坟场,多一些治理样板。”
本组稿件由 余梦园 寿子童 高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刘旸/文 项春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