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高院消息,12月25日,申请人黄某从法院领取1.6万元执行款。这是自全国财付通控制功能上线以来,当涂法院首次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扣划被执行人财付通账户资金,有效打击了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的行为。
黄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支持黄某的诉讼请求。判决生效后,王某以无钱为由拖延履行还款义务,黄某遂向当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一直藏匿行踪、躲避执行,执行法官查询其名下银行存款、车辆、不动产等信息,均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今年11月30日,“财付通”网络查控正式上线,执行法官再次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网络账户资金,发现黄某“财付通”账户藏匿1.6万元,随即依法进行冻结、扣划。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账户交易日益普及,不少被执行人打起了小算盘,将名下存款转到支付宝、微信等网络账户中,自以为法院查不到。那些心存侥幸耍“小聪明”的“老赖”要注意了,如果有能力执行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将面临法律制裁;情节严重的,将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对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当涂法院将继续加大对移动支付、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资金的执行力度,持续挤压“老赖”生存空间,让其财产无处藏匿,切实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