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昨天上午8 点多,随着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的一声枪响,一年一度、延续2000 多年的全椒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正月十六走太平”正式开启。数十万人云集全椒县城,陆续走上太平桥,为新年祈福。
八旬老人轮椅上走太平
昨天早上7 点多,全椒县政府广场上站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人,随着中国首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的一声枪响,人群开始沿着规定的线路向太平桥前进。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看到,人群里有专门回乡的“椒子”、有企业家团队、有“好人团队”,更多的是普通市民。
瑟瑟寒风中,58 岁的谢绍玲身着喜庆的演出服装,精神抖擞地站在腰鼓队的最前排,她的身后站着数十位和她年龄相仿的腰鼓队员。谢绍玲告诉记者,她是县老体协的腰鼓队员,已经连续参加10 届以上“走太平”活动,她说自己从会计岗位退休后不图啥,就图个乐呵,和大伙儿一起锻炼,多活动活动强身健体,每年一度“走太平”,一定要把腰鼓打好,走出精气神来。
杨继胜是全椒本地人,今年已经80岁了,他每年正月十六都会来走太平,今年因为腿脚不方便,他的家人就用轮椅推着他绕三桥两街走了一圈。“走太平是我们全椒县几千年的传统民俗,走一走祈求健康平安。”杨继胜表示来年只要身体允许,还会参加走太平活动。
母女俩一起进城走太平
50 岁的李宗凤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於中婷也健步走在队伍里。她们是全椒县峨眉村人,当天天还没亮就和乡亲们一起坐上了前往县城的大巴。“我已经参加过十几次走太平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李宗凤说,正月十六走太平对于乡亲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家是种田的,新年一开始就来太平桥上走一走,希望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也希望家人朋友健康幸福。”
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於中婷告诉记者,随着这几年“走太平”活动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到这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中。“现在很多传统的习俗都看不到了,全椒的走太平流传了2000 年,现在人气越来越旺,很难得。作为全椒人,我也感到很自豪,当然要参加了。”
记者看到,全椒县当天设置了丰富的活动,比如特色农产品展销,有很多地方农副产品,包括管坝牛肉、滁菊、百年辣酱等。另外,在太平文化街区南广场,还有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包括百米长龙、河蚌花船、手狮灯、八朵云、旗袍秀等,让人们在健身的同时,也享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数十万人云集太平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罗圣玲既是全椒走太平的参与者,也是走太平活动的记录者。从1996 年到现在,罗圣玲一共参加了23 次走太平活动。罗圣玲说,1996 年是她第一次深入了解走太平,“当时才知道走太平并不仅仅是走走路,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太平井、太平桥等。”大概是从2003 年开始,她发现走太平的人明显增加了,“这也得益于全椒县对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挖掘和推广,让传统民俗焕发了新光彩,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正月十六走太平”从昨天早上一直延续到昨天夜里。昨晚六点多的时候,记者在太平桥附近看到,桥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祈求幸福、健康、平安、事业发达。
在县城居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全家每年都会在正月十六晚饭后“走太平”,“走走路,看看太平桥附近美丽的灯光和夜景,非常开心。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庭仪式。”
据统计,今年的“正月十六走太平”参加人数约60 万,其中包括奥运冠军许海峰、著名演员方芳、香港艺人奚秀兰、著名演员王璐瑶等多名专程回乡的“椒子”。
许海峰:“今后我会常来全椒”
作为全椒籍名人,中国奥运冠军第一人许海峰在新安晚报的牵线搭桥下,于昨天首次回乡体验了“正月十六走太平”。许海峰在接受新安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走太平”活动很有意义,他以后也会“常回家看看”,为全椒多做一点事情。
“希望为全椒多做一点事情”
去年11 月,全椒县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表彰对象的公示中,首次看到许海峰先生是安徽全椒人,当即萌发邀请他回家乡做客的想法。巧合的是,新安晚报记者在此不久前赴北京专门采访了许海峰。当得知全椒县的想法后,本报主动牵线搭桥,协助联系,终于在去年底前,双方约定在合肥见面,正是在那次见面过程中,全椒县正式向许海峰发出了回全椒“走太平”的邀请。
昨天,许海峰告诉新安晚报记者,一开始他也不是很了解“走太平”,在合肥听到全椒县的介绍后,觉得挺有意义,“当时我就答应争取来参加。”2 月20日,真正体验了“走太平”后,“确实感到很有意义。”许海峰说,走太平预示着太平、安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项民俗活动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对于当天的活动,参加过无数次文化体育活动的许海峰也认为组织得非常好,“庄重、简朴,效果很好,参与的人很多,太平桥附近也建设得很美。”许海峰还给活动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另外可以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作为全椒籍的名人,许海峰此次也是首次回到全椒。他说,其实一直想了解祖辈在全椒的这段历史,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到实地寻访祖辈的故事。他说,他的爷爷奶奶都是全椒人,自己现在也来到了全椒,“以后我会经常来,希望为全椒多做一点事情。”
寄语年轻人要有理想有追求
昨天上午,走完太平桥后,许海峰还来到全椒县图书馆。偌大的报告厅里人头攒动,连走廊上都站满了人,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听说许海峰来做报告,早早地聚集在这里,倾听题为“改革先锋进中心”的宣讲报告。
许海峰从自己年轻时说起,一直说到如何走上射击道路、如何夺冠、夺冠后国家赋予的各种荣誉,以及带来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他走上教练岗位后,如何挖掘培养年轻运动员,促其成为世界冠军的经历。许海峰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妙语连珠的精彩演讲,不时赢得台下听众的热烈掌声。
最后,许海峰也以自己的四点感悟勉励年轻人:人要有理想,有目标,要干一行,爱一行。另外,做一件事要钻进去,持之以恒,同时更要不断学习。
方芳制作《儒林芳味》呈现安徽名宴佳肴
昨天上午,回到家乡参加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的著名演员方芳,还在家乡发布了原创美食文化节目《儒林芳味》,呈现“儒林宴”“太守宴”“洪武宴”“女山湖宴”等12道名菜的文化故事。
方芳在2018 年央视春晚《回家》节目中的那句“你永远不能忘记你是安徽省全椒县人”,引起了全椒人的共鸣。她也在本报牵线搭桥下,踏上了代父回乡之路。在家乡吃到了童年美食后,为了让这些美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方芳立下了心愿,要把这些美食借由节目的方式记录下来,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我来到全椒才知道,原来从小到大妈妈做的年菜狮子头蛋饺,是故乡祖辈传承下来的。现在这些菜,许多年轻人已经光会吃不会做了,所以我希望做点事,让它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方芳表示,《儒林芳味》将呈现安徽名宴佳肴,通过挖掘美食背后的典故来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名著中的经典美食。据介绍,节目中“ 儒林宴”“ 太守宴”“ 洪武宴”“ 女山湖宴”等12 道名菜均出自经典名著、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由芳味特派员根据故事线索上山下海寻找最原始的食材。还邀请了国家一级厨师“ 儒林宴”创始人刘传海、“太守宴”创始人徐本传等,在镜头前还原美食,呈现安徽名宴佳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素健 项磊/文 王从启/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