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皖南行:一支徽笔100多道工序(视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3月22日,“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皖南组一行,来到了安徽黄山。黄山,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之地,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景,人才辈出也是其一大特色。“徽笔”制作大师杨文,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

22日下午,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在黄山老街,如约见到了接受专访的杨文大师。初见杨文,虽身为非遗大师,但杨文并不善于寒暄,也并不特别在意名号。穿着一身工作服的他,在和记者简单示意后,直接表示:“是想看徽笔制作过程吗?那我现在来做吧!”,随后便转身开始布置。

徽笔100多道工序 纯手工出佳品

一支好的徽笔,制作时间需要几天甚至更久。因为时间有限,而恰逢有材料,杨文大师今天特意选了难得一见的“胎毛笔”制作流程作为展示,

布置好制作台,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杨文大师便少有言语,开始了专心致志的制作。从理毛到去油脂,从齐根到梳毛再到齐毛…每一道工序,杨文都需要操作很久,直到达到符合标准的状态。杨文说:“一徽笔的制作过程,需要100多道工序,直到最后成品刻字装盒,其中的技艺的熟练,是考核一个徽笔工匠是否合格的标准。单就胎毛笔而言,因其纪念价值而很受现代人喜欢,但就算只是胎毛笔,其工序也至少13道,丝毫不得马虎。”

“现在真正纯手工制作徽笔的工匠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用机器制造。可是,即便再好的机器,也不可能不折不扣细致的完成100多道工序,所以很难出精品徽笔。”杨文说道。

制作间隙的交谈中,记者得知,对于徽笔而言,越来越多的机器制造取代纯手工制作,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取得量上和利益上的最大化,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就是对于一名徽笔工匠来说,纯手工制作太伤手。

杨文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粗糙且布满裂纹。杨文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手长年累月触及一些材料和工具,难免会受伤。“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从来不会也不想用机器去制作,在我看来,徽笔就应该是一个工匠用双手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去慢慢完成,纯手工才能出佳品”。

一家四代人接力坚守 徽笔技艺需要传承

爷爷奶奶是徽笔工匠,父亲传承后也做了徽笔工匠,到了杨文这代人,为了糊口也为了承接下这门手艺,杨文从8岁便开始跟随父亲学艺,经历5年的摸爬滚打,到了13岁,才能独自做出一支徽笔,而要达到品相好,又是经历了数年的磨练。

杨文说,69年出生的自己,从小就在老一辈人的熏陶下,开始接受并坚守一名“徽笔工匠”的身份。一眨眼就是几十年,一直做到现在,从一个稚嫩孩童变成了为人祖父,这其中没有犹豫,但却有苦恼。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跟着老师傅学习徽笔制作工艺的越来越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徽笔这门手艺不能到我这就丢了,但能有一名能够耐着性子好好学的徒弟实在太难,更多的是受不了苦受不了累没有耐心而坚持不下去。”杨文表示。

所以,年纪越大,越有这样的苦恼。做徽笔工匠这行,必须要专心且有耐心。思来想去,儿子成了杨文最佳的选择。“没有徒弟学,那就儿子来学,不然怎么办,这门手艺需要传承下去。”在儿子反复听到父亲这样的规劝后,本就有“童子功”的儿子,现在也渐渐转移了工作重心,慢慢接受杨文所有的技艺。按杨文的话来说,“一家四代人接力传承,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杨文简介

杨文,男,1969年10月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笔艺术大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山市政协委员,黄山市文房四宝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所长。

在家传徽笔制作技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诸多书画名家的建议,对传统的羊毫、狼毫、鼠毫等几十个毛笔品种进行了改良,并且创新出“桃园三结义”,“画龙点睛”,“滋龄妙笔”等各个新品种,对徽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昆明世博园邀其参展中国民间工艺,参展作品“纯尾狼毫兰竹”在大会上获金奖,为昆明世博园永久收藏。同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群众学会在北京军博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杨文先生所制“象牙龙凤对笔”于其中获佳作奖。2000年受邀参展杭州西湖世博览会。2011年受邀参加第七届深圳博览会。2017年4月,参加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徽匠神韵特展,其9件作品在故宫展出。2017年12月赴埃及首都开罗参加中国文房四宝书斋展,进行两国文化交流。2018年5月赴台湾进行两岸文化交流。2018年12月,受邀参加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得优秀展示奖。

近年来,其所制之笔受广大书画爱好者青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苏士澍赠“神笔杨文”题词,中国美协顾问(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赠“神笔”题词,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题“龙飞凤舞”,中国国家画院教授杜滋龄题“杨文笔庄”,黄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叶森槐题“梦笔生花”。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 吴碧琦 韩诚 吴月峰 许佳 摄影报道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