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3月26日,黄山市召开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新闻发布会,从进展成效、远近期工作安排等介绍了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相关情况,就黄杭两市“1+9”战略合作协议内容、目前取得的实质进展等作解答。
黄山市发改委总工程师谢一刚称,“融杭”是为缩小与杭州都市圈其他城市发展差距,提高黄山市在杭州都市圈中影响力,到2020年,推动发展规划一体化,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融杭”新格局,与杭州都市圈城市实现协调联动发展;到2025年,高水平融入杭州“1小时经济圈”,将黄山市打造成为杭州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文化旅游示范、绿色产业新地、健康宜居样板和西进南拓战略支点;到2035年,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形成与杭州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其中,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合力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巩固黄山作为杭州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地位。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持续扩大徽文化影响力,着力推进文化共兴和旅游联动发展,打造成杭州都市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首选地和“后花园”。
主动参与杭州都市圈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携手共筑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建设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能级,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充分发挥新安医学、祁门御医等特色健康资源优势,引进民营医养机构,大力发展医疗医药、养老养生、康体健体和管理教育的大健康产业新业态,打造成杭州都市圈康养福地和慢享生活的第二居住地。围绕“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以“一港两轨八铁九路”为主干的皖浙赣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与杭州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构建水陆空内通外畅、高效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2018年10月25日,黄山市成功加入杭州都市圈。2018年底,黄山市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杭黄“1+9”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今年1月,杭州市与黄山市签订《关于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还在打造生态环保合作示范区、旅游一体化、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产业发展、商务经济、农业合作、公共服务、开发区共建、淳安与歙县协同发展等9个方面签订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黄山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已通过第48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待提交今年5月份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审议。
2019年,力争在规划共绘、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发展等15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主动参与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将黄山市一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诉求列入其中。合力争取杭临绩黄铁路纳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屯溪国际机场迁建纳入《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谋划推动黄山市交通道路等级与杭州都市圈城市接轨。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谋划建立国家级新安江流域生态特区,探索补偿体制机制创新。衔接杭州旅游西进规划,抓好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等工程,推进黄杭国际旅游示范区打造。联合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参与共创长三角社会信用示范圈。把都市圈作为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地。推进与都市圈“大院大所”政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开展“徽商回归”,促进都市圈客商到黄山投资兴业。
承办好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继续开展“新安江流域文化研讨”活动等,促进与都市圈各市在非遗、学术、民间文化等方面交流。学习城市大脑“杭州方案”等社会治理创新经。对标借鉴杭州都市圈城市建设经验,持续推进我市智慧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推广运用杭州都市圈市民卡“一卡通”,建立两市社保卡(市民卡)数据交互平台。
从远期看,黄山市“融杭”工作将重点做好、持续做好推进规划政策接轨、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旅游文化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建设宜居健康之城、建设信用合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十个方面工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