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教育网消息 为让广大学生、家长全面准确了解2019年中高考考试和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提高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打造“阳光教育”,5月23日下午,铜陵市教体局就全市中高考考试招生工作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通报考试相关情况。该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磊主持会议,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提问进行了解答。
会上,徐磊首先介绍了高考工作情况。2019年全市共有14768人报名高考,全市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47人。分类考试全市共录取1913人,全市实际参加高考人数12842人。该市将在高考期间设立市区、义安区和枞阳县三个考区,11个考点。
目前,该市成立了铜陵市高、中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铜陵市高、中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考工作已完成了高考报名、空军海军招飞、艺术类模块二考试、分类考试、高考体检、政策加分审核、外省随迁子女审核、残疾考生便利申请、高考外语口试、各考区保密室检查验收、标准化考点设备巡检、广播听力设备培训等高考相关工作。
今年全市共有14718名考生参加中考考试,比去年增加542人。
会议还公布了2019年铜陵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会议指出,2016年以来,该市行政区划经过两次重大调整,部分学校隶属关系发生改变,市区普通高中的招生学校和招生范围均有变化,原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已不适应实际情况。为充分保障学生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权益,市教体局对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时设置了2019至2021年三年过渡期,相关政策分年度、分步骤调整到位。
最后,徐磊就媒体记者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回答“此次方案调整为什么要设置三年过渡期?”的问题时,指出,普高招生方案调整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设置三年过渡期一方面考虑到枞阳县划入我市时间较短,周潭等三镇刚划归郊区,学生家长对市区普通高中需要有个熟悉认同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市直初中学校到校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的相对平稳,兼顾各方诉求,稳步实施调整,逐年落实到位,便于社会接受,保证了普高招生工作的规范、平稳、有序。
在回答“市直初中2019年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到校人数是否会因为区划调整较2018年有较大变化?”的问题时,指出,区划调整后,原市直初中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的变化是在所难免的。原因有:一是因区划调整。2018年10月,枞阳县周潭、老洲、陈瑶湖三乡镇5所初中学校划入郊区,周潭中学(完中)改为市直学校。2016年1月,原铜陵县区划调整为义安区,至今年,义安区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的三年(2016—2018年)政策不变已到期,以上区域初中学校应逐步享受市区初中学校同等招生政策。二是毕业生数量发生了变化。2018年市直学校具备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资格学生数为4342人,2019届原市直初中毕业生人数4927人(还未减去不享受定向指标的毕业生数),较2018年增加近600人,因测算基数变大,市直初中学校省示范高中定向生比例减小。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今后几年市直初中学校到校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的相对平稳,经统筹协调,由市一中学苑校区、市三中各扩招50人,铜陵中学扩招100人。经测算,市直初中2019年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到校人数与2018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在回答“市一中西湖校区为什么停招?停招后怎么办?”的问题时,指出,为了引入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经市政府批准,由北师大与我市合作举办的北师大铜陵学校高中部将于2021年在现市一中西湖校区校址招生。根据双方商定的“空校移交”方案,市一中西湖校区2019-2020年停止招生。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通过统筹协调,2019、2020年,市一中西湖校区原面向市区300人/年的招生计划,分别由市一中学苑校区扩招250人/年、铜陵中学扩招50人/年承担,按定向、统招进行分配。市一中西湖校区2017、2018级学生就读期间,市一中将继续坚持“两区一校、一体办学”模式,确保每位市一中的学生,无论就读哪个校区,均可共享两个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西湖校区的教学管理和监测,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特约通讯员:徐小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