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应绿尽绿,筑牢生态屏障 安徽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安徽日报讯 去年起,我省将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为实现森林覆盖率、空气优良率、土壤清洁率“三个大提升”,皖江各市“建新绿”,治污染,彩笔描绘生态新画卷。

提升森林覆盖率——

  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护“好山”、“建新绿”,打造沿江国家森林城市群

位于铜陵市主城区西部的滨江生态公园,被铜陵人称作当地的“外滩”,江堤宽阔、草木繁茂。沿着滨江公园彩色绿道漫步,宛若人在画中游。在铜陵城乡的绿道上,一排排景观树木向远方延伸,一条条森林通道串乡连城。

“这几年持续实施的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铜陵市农委副主任王良书说,围绕建设生态山水铜都、打造皖江绿色生态廊道,铜陵市相继完成了铜芜路、铜都大道、滨江大道等10余项绿道工程,实施了滨江岸线、秀水河、黑砂河等水系绿化工程。全市建成省级森林长廊示范段173.9公里,形成翠环绕城、林带穿境的森林景观。

当前,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新绿”正是重点举措。我省实施长江两岸绿化行动,全面实施生态复绿工程,对沿江绿化空白区域进行补绿,应绿尽绿,打造沿江国家森林城市群和绿色生态廊道。

护“好山”、“建新绿”,我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在全省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林长制”体系,明确“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人专管,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要不是镇、村两级林长帮忙,这片林子可能就荒了。 ”桐城市青草镇复兴村林地承包大户邹士伟感激地说。林长制实施以来,该镇复兴村的林地流转面积从不足千亩增加到2800余亩。一片片荒山上,杂草已被油茶、紫薇、樱花等苗木所取代。 “是林长,就要担起这个责。村里的一山一坡都得保护好。 ”复兴村村级林长叶邓应说。

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打造绿色生态廊道。省林业局提供的信息显示,到2020年,皖江五市全面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沿江两岸绿色森林长廊基本建成,流域两岸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稳定增长,森林覆盖率达38%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提升空气优良率——

  开展蓝天保卫战,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实施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措施

当前,煤炭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防治雾霾,如何清洁利用煤炭成了关键问题。国家规定,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超低排放究竟有多低?即燃煤电厂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现行火电厂排放标准,接近或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

位于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的国电铜陵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2台63万千瓦级超临界燃煤机组。公司大门旁,一块大屏幕实时展示着1号机组烟囱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

“实时数据显示,烟气排放指标,已远优于国家燃煤电厂排放标准,低于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 ”该公司环保主管葛贤文说,公司近年来投入近3亿元将两台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葛贤文提供的环保部门验收意见显示,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处理效率分别为99.9893%、99.8%、93.1%。改造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年可减排125吨、370.6吨、275吨。

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空气优良率大提升,我省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原省环保厅从去年3月6日起开展为期1年的大督查。覆盖16个市,实施异地驻点互查,剑指影响PM2.5的行业、“散乱污”企业等。

综合发力之下,蓝天保卫战取得初步成效。去年1月至11月,全省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9.5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8.8%,比2015年同期下降10.3%;全省16个市优良天数比例73.5%,比2017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PM2.5未达标设区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提升土壤清洁率——

  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排查整治固体废物污染,整改完成1600多个问题

农业清洁生产,是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的手段,有助于减施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提升土壤清洁率。

在桐城市孔城镇南口村,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清洁生产试验区远近闻名。“我们打造的荷花塘、茭白田和黄菖蒲不仅仅是景观,更是降解农业尾水富营养物的生态拦截沟渠。 ”南山合作社理事长施爱国介绍说,试验区通过物理诱杀害虫,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再通过将低洼田改造成生态拦截沟渠的方式,改善提升农业尾水。

为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桐城市有关部门帮助南山合作社申报国家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清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基地。 “南山合作社实施‘稻鸭共育、稻虾连作、生态拦截、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水体清洁型生态农业模式,2017年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27.3%,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0%。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近年来桐城市农药、化肥使用量均呈现减量化趋势。 ”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副局长方海维说。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固废渗滤液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污染土壤。

去年,皖江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改、“清废行动2018”等多个专项行动雷霆出击,其中重点排查内容即是固体废物污染。多轮排查整治中,共完成1600多个涉固体废物问题整改。为建立固废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我省出台专门意见,构建闭环管理链条,按照“控源头、奖举报、查输运、堵落地、严打击、重追责”总体思路,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固体废物监管平台,对涉固废环境违法行为“露头就打”。

当前,我省正开展净土持久战,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环境管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责任编辑:张至卿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