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追梦·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巡礼】灵璧:健康是福,“健康扶贫”送的更是“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老百姓拉家常时,经常会说“健康是福”。有一首歌就叫《健康是福》,歌中唱道:健康是福,健康是福,健康胜过所有的财富;健康是福,健康是福,健康才是最美的礼物。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为老百姓送“健康”、送“福”的白衣天使。他们工作在最基层的乡村卫生院和卫生室,常常穿溪过山来到贫困户身边,为他们检查身体、送医送药送“福气”,为他们驱走贫穷。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日前来到灵璧县,陪同白衣天使走访贫困户,看他们为老百姓“把脉开方”,听老人们聊“健康扶贫”好处,感受乡亲们从“不敢看病”到“有病就看”的巨大变化。 

2018 年12 月26 日,红光村卫生室王勇医生前往签约贫困户家中提供“健康扶贫”免费检查服务。

2018 年12 月26 日,红光村卫生室王勇医生前往签约贫困户家中提供“健康扶贫”免费检查服务。

村卫生室就是医生们的家 

2018年12月26日,灵璧县下起了雪。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灵璧县大庙乡王沈村卫生室门前看到,卫生室门头上的液晶显示屏滚动显示着健康扶贫政策和一站式结算等内容。 

王沈村卫生室虽然不大,但治疗室、注射室、诊断室、药房、值班室、中药房和档案室等却很齐全,档案室内分门别类整齐地放着“家庭医生签约资料”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健康档案资料。 

52岁的王九法是大庙乡胡杨村人,2016年他来到大庙乡王沈村卫生室任驻村医生至今,妻子陈翠英则在卫生室当护士。 

王沈村有14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有36户104人,而王九法正是这104人的签约“家庭医生”。因为卫生室24小时要有人值班,为了确保村民随时能来看病,王九法和妻子陈翠英就住在卫生室,这里成了夫妻俩的“第二个家”。 

“其实我家离卫生室也不远,但我们必须时刻在这里,就拿卫生室当家了。就算没有好的技术,也要有好的服务,要有群众的好口碑。”王九法每天早早起床,把卫生室内外打扫干净,给病人保持一个干净、卫生、舒适的环境。 

平时,村民来卫生室看的病多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等,夏天肠道病多一些,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多一点。”王九法说,因为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来村卫生室看病的多是儿童和老人,来看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上午正常的人流量有一二十人,下午要少一些,夜里有人值班。卫生室一共4个人,24小时都有人在。” 

南陵县卫计委赴灵璧县卫计委开展健康脱贫帮扶工作座谈会议。

南陵县卫计委赴灵璧县卫计委开展健康脱贫帮扶工作座谈会议。

签约医生定期看望贫困户 

记者在王九法的带领下,来到贫困户王敬爱的家中。王敬爱和妻子刘翠芳正巧在家。55岁的王敬爱患有肝病,因病致贫,自从政府实施“健康扶贫”以来,王敬爱看病几乎不花钱。大庙乡卫生院是王沈村卫生室的上级机构,那里的医护人员也会定期到王沈村卫生室,给王敬爱等贫困户进行健康体检。 

南陵县卫计委赴灵璧县卫计委开展健康脱贫帮扶工作座谈会议。

“贫困户在卫生室拿药不要钱,看病也不要钱,输液只要花一两块钱,要的就是群众的口碑。健康扶贫第一个是技术,第二是服务质量,老百姓是满意的。”王九法告诉记者。 

王敬爱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我们贫困户看病几乎不花钱,药物免费提供,拿药打针不要钱,输液也只收一两块钱,几乎等于不收钱。” 

随后,记者又来到因慢性病致贫的王沈村贫困户李洪钟、刘敏家中。李洪钟今年53岁,因为肢体残疾,做过大手术,腰也不好,而妻子刘敏是二级精神残疾。王九法打开随身的急救箱,拿出听诊器、血压计为李洪钟测量血压,做身体检查。 

2018 年12 月26 日,王九法上门为贫困户王敬爱提供“健康扶贫”服务。

2018 年12 月26 日,王九法上门为贫困户王敬爱提供“健康扶贫”服务。

李洪钟告诉记者,他是从2014年开始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妻子刘敏从2015年拿到残疾证开始,也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李洪钟说,他每月要去王沈村卫生室三四次,“去看腰和颈椎,有时我胳膊抬不起来。现在去卫生室开止疼药和药膏,咳嗽、感冒吃药都不要钱。去灵璧县医院看病收费也少。” 

王九法告诉记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包括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每月都会定期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家中,给他们测量血压,血糖等。同时,王沈村卫生室所属的大庙乡卫生院,每两个月也会定期派医务人员到王沈村,为贫困人口,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体检。 

“健康扶贫的事情很多,我们每天的工作量相当重,除了上门走访,接待患者,还要上表上册,登记健康扶贫的个人手册,负责录入电脑系统。一年到头没有一天假,天天都要上班。”王九法正说着话,卫生室外,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宝宝前来求助,说孩子腹泻。经过王九法医生诊断,孩子是消化不良,病毒性腹泻,随后王九法和护士王丹丹把这对母子领到观察室开始治疗。 

为病人解决病痛收获快乐 

告别了王九法,记者又来到了杨疃镇红光村。红光村在杨疃镇的东南角,总人口4780人,共有贫困人口329人。红光村卫生室也是4名医务人员,包括3名医生和1名护士,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按照灵璧县卫计委“双基”工作安排,2017年由杨疃镇卫生院出资承担红光村卫生室建设,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严格按照“一个健康广场、十个功能室”标准进行建设,2018年4月完成室内装修并投入使用。 

灵璧县卫计委助力“10.17”全国扶贫日,开展义诊活动。

灵璧县卫计委助力“10.17”全国扶贫日,开展义诊活动。

王勇是红光村卫生室的医生,老家在杨疃镇红光村隔壁的邱庙村,自1990年从医至今,到红光村卫生室工作也有8年多了。王勇一般每天早晨5:30起床,吃过早饭后把卫生室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迎接新的一天。 

王勇说,红光村卫生室每天接诊量有四五十人,“夏天来看病的多一些”。有的时候工作忙,王勇中午就在村卫生室简单吃一顿泡面。“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晚上也要值班,一天24小时,村卫生室都要有人在。”王勇说。 

对于“健康扶贫”,王勇认为此举破解了农村贫困人口就医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使得大多数贫困户能够摆脱病痛折磨,尤其是减轻了生病带来的贫困难题。 

王勇告诉记者,红光村卫生室去年4月投入使用后,医护人员对村里的贫困户每月按时入户进行健康体检,“除了体检,还帮助有疾病的贫困人员量身定制生活与运动方式。对于儿女不在身边的贫困患者,我们更是视他们如亲人。” 

王勇的家虽然就在隔壁村,但他每星期只回家一次,平时就以卫生室为家,“每次回家只住一个晚上,家里人都支持我,从2010年到现在,七八年时间我坚持下来了,在为病人解决病痛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快乐。” 

从“不敢看病”到“愿意看病” 

记者陪同王勇来到了他签约的贫困户曹殿英家中。曹殿英今年76岁,老伴和她同岁,老两口有多种慢性病,没有劳动能力,“我心脏不好,经常喘不过来气;老伴有脑梗、高血压。”曹殿英告诉记者,她到乡镇和县里的医院看病都是免费的,“以前看病要花钱,我们老年人有病就放弃治疗了。现在有了健康扶贫,我们有病就放心去看了。” 

新建设的灵璧县人民医院

新建设的灵璧县人民医院

记者随后又和红光村卫生室的医生张西谋来到红光村另外一户贫困户徐善坤的家中。徐善坤今年75岁,见到有人来,他艰难地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徐善坤73岁的老伴冉庆侠不在家,“(她)去儿子家玩去了。” 

采访中记者得知,徐善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周身都是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并因病致贫。“治心脏病的药我天天要吃,一天不能断。现在拿药、去门诊、住院基本都是免费的,我上个月去杨疃镇卫生院做了B超,2018年上半年还去县医院住了一次院。”他说。 

张西谋医生告诉记者,因为徐善坤行走困难,“有时他自己来卫生院,他有困难来不了的话,我们就上门给他检查,一个月一次。”张西谋负责40多户贫困户的走访、随访工作,“平时骑电动车去给贫困户看病,有的贫困户一个月去两三次,都是义务的。” 

说起灵璧县的“健康扶贫”,徐善坤不住地叫好,“真的很好!健康扶贫的政策很好,没有健康扶贫,我们都吃不上药,负担会更重。我实话实说,党和政府的政策确实好,患病的贫困户看病确实轻松了许多,看病有保障了。” 

E

“健康扶贫”他们一直在努力 

30岁的徐张是灵璧县大庙卫生院办公室主任,他每天都很忙碌,平时除了“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外,每个月要去下辖的村里一次,为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此外,乡镇卫生院还会组织专门的团队到乡村进行健康体检。 

去年12月下旬,徐张前往灵璧县大庙乡的马庄、大杨村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督促村里进行医疗费用报销等工作。除了这些工作外,徐张还负责动态数据录入、记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进入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还要进行慢病回访等工作信息录入。每个月,灵璧县卫计委也会对徐张所在的大庙乡卫生院进行点评、通报。 

今年1月2日下午,徐张对记者说,2018年他去过大庙乡下辖的所有的15个村,“每个村都要进行健康扶贫。2018年是灵璧县扶贫摘帽的关键一年,我们一直没闲着,县卫计委也会不定期来我们这里督查。” 

大庙卫生院院长杨武步告诉记者,健康扶贫是所有医务人员的职责,大庙乡卫生院实行全员参与、层层包保、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挂图作战。院主要领导对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暗访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院长每月亲自督导抽查一次。“健康脱贫是一项长期工作,为确保广大群众不因病致贫返贫,需要我们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据了解,自2016年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来,灵璧县卫生计生委不断加大基础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落实,真抓实干,出实策、见实效,多措并举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紧紧围绕健全医保政策体系,提升疾病诊疗水平,创新卫生健康服务等措施,以安徽省健康扶贫“保、治、防、提、创”五项工作要求为核心,创新务实,全面落实健康脱贫各项政策。截至2018年12月,灵璧县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217户17771人,减少率为54.63%,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贡献出“白衣天使”的力量。

解读

灵璧:啃下硬骨头,破解“看病难”

灵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多,基础条件薄弱,是制约发展的障碍。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从灵璧县卫计委了解到,2018 年灵璧县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贫困人口21998 户66393 人,其中因病致贫人口为10640 户33522 人,占全县贫困户比例为48.37%。可以说,因病致贫是最大的“穷根”。为了拔掉这个“穷根”,灵璧县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基础设施

让老百姓舒适地看病

新安晚报记者从灵璧县卫计委获悉,2018 年,为彻底解决全县基层百姓看病难,切实改善就医环境,灵璧县委、县政府和县卫计委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一是建设一所县人民医院和一所中医院,为此,灵璧县政府与建设单位共筹集资金近11个亿投入工程建设;二是县政府、县卫计委为全县73个贫困村分别新建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项目共计投入资金2922 万元,现已全部正式投入使用;三是投入资金1.6亿,新建设渔沟镇、冯庙镇、韦集镇、黄湾镇4所中心卫生院。目前,县人民医院、渔沟镇卫生院已搬迁投入使用。

同时,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灵璧县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2018 年,该县继续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就医条件,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对尚没有纳入新建设的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就医环境。加大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和更新的投入,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能力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联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彻底解决百姓看不上病的问题。

关键词:签约医生

医生主动上门来送药

针对如何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灵璧县重点解决如何“防”的问题。一是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患者开展规范化管理与健康服务。建立“1+1+1”签约模式,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2 支共1028 名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贫困人口有偿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贫困家庭有医生、健康有预防、患病有诊治、大病有转诊的目标。

二是为贫困人口开展免费送药活动。为了使慢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该县对行动不便、无人照料者建立了家庭签约医生免费送药上门的服务机制。三是认真落实慢性病防控工作。对全县所有的贫困人口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对三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减少重症精神病人对社会的危害。四是对全县农村地区35~64 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阻断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三年来,灵璧县政府共为贫困人口代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660.59 万元,医疗机构免费送药共6150 人次,“两癌”筛查10429 人次、投入资金133.49 万元。

关键词:创新举措

百姓享受“一站式”服务

为提高“健康扶贫”水平,灵璧县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好各项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健康脱贫政策保障水平。新安晚报记者获悉:在安徽省制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之上,灵璧县对贫困患者住院、慢性病门诊和普通门诊又分别提高了10% 的政府兜底保障。该项政策的实施,为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4607 万元的支出。完善“一站式”结算制度,方便贫困人口就医。依托新农合信息系统,灵璧县卫计委协调财政、民政、保险公司等多部门建立了“一站式”结算工作机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救治对象费用结算,简化报销流程,极大地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此外,为减少非贫困人口和贫困人口就医保障存在的差距,增加普通百姓在脱贫攻坚中的“获得感”,灵璧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出台了对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按照全县参合人口人均每年20 元标准,筹集政府兜底保障资金2000 多万元,对不享受健康脱贫政策的2014、2015 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农村“边缘户”,实施住院医疗再保障措施。在省内公立医院住院治疗产生的合规费用,在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的基础之上,个人自付费用纳入再补偿保障范围。

创新实施“健康脱贫二维码”。推动健康脱贫“二维码”入户,通过“一键扫描”让贫困人口清楚获知健康脱贫保障信息,明白各项政策保障情况。

记者从灵璧县卫计委获悉:自“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灵璧县共保障贫困人口721776 人次,总费用30460.08 万元。政府为全县贫困人口共代缴2180.95 万元新农合资金,县内各医疗机构为贫困家庭就医减免了407.01 万元的费用支出,大大降低了贫困家庭患病就医费用支出。

关键词:未来三年

百姓继续享受好政策

记者从灵璧县卫计委了解到,未来三年,灵璧县将继续实施“健康扶贫”优惠政策,解决“ 看不起病”问题。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严格费用管控、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规范转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

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一是继续实施好健康脱贫“五免两降四提高一兜底一补充”优惠政策体系;二是落实好健康脱贫非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政策;三是建立贫困人口便捷医疗服务机制,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窗口,提升“健康脱贫病房”设置标准,确保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许聪 张计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涛 许佳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健康 扶贫 一站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