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2019·安徽两会】校外培训该咋管?省教育厅:规范意见已送审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一方面是学生课后的辅导和托管需求,一方面是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带来的学习和经济压力,如何在减负的同时兼顾社会需求?培训市场又该如何进一步规范?昨日,部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省人大代表康宏东:遴选教辅机构 参与课后服务

“整治教育培训乱象,应该从源头抓起。”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省人大代表、肥东县第一中学教师康宏东对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颇为关注,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他看来,教育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和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现在中小学生放学早,家长照看不了,只能送到校外辅导机构去。孩子只是从学校换到另一个地方学习,不仅没有减负,负担反而加重了。”

康宏东说,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缩短孩子的在校时间就是减负。事实上,学生放学后要赶去上辅导班,结束回家才能做学校的作业,有的辅导班也有作业,常常写到深更半夜,只能疲于应付,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我省已经开始积极地改变这种现状。”康宏东说,前不久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并明确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课后服务内容。

康宏东说,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只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建议联合家委会、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共同参与。也可以遴选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这需要从选拔标准、监管等多方面制定一套办法,保证有专业资质、有良好社会声誉和能力的教育培训机构参与。”

省人大代表高娥:出台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工作较忙,近些年出现了一批‘辅导中心’‘接送点’。”省人大代表高娥说,这样的校外托管机构通常兼有课业辅导功能,是一种较为另类的教育培训机构,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由于缺乏标准和监管,经营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令人担忧。”

高娥介绍,以池州市为例,全市现有各类校外接送点100余家,接送学生人数高达几千人,提供寄餐、寄宿、生活照顾、课业辅导等服务。接送点兼具社会服务与教育的双重性质,而工商、教育、民政等部门并没有明确的审批权限,所以大多数接送点都处于经营无证照、收费无标准、管理无规范的状况。

“从 2016年起,池州市开展了多次校外接送点联合整治行动,但因为托管市场需求旺盛,问题机构屡禁难绝。”高娥了解到,校外接送点大多设在小区民房、车库内,存在治安、消防、食品安全、交通等隐患。“从业人员更是参差不齐,在他们当中有教育辅导资质的人员几乎为零。”

面对这一问题,高娥建议我省结合实际出台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托管机构的性质、设置标准及服务要求、审批和登记程序、监督管理。在非教学时间,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晚餐等服务,但不得开展文化教育培训和学习辅导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社居委也应加强对托管机构的日常巡查,让校外托管机构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确保中小学生安全。”

省政协委员黄敏:可将课后服务纳入民生工程

去年以来,我省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排查整改 8200 所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文化课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省政协委员黄敏建议建立稳定长久的监管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予以细化。

目前培训机构种类繁多,分布散乱,流动性强,有的隐蔽在大街小巷、住宅小区,有的以暂停营业为名逃避检查,有的易址更名后重新营业,无证办学现象屡禁不止。“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够强,责任条款不够细致,强制措施少,导致教育部门下达关停通知书,有的无证办学机构拒不执行、阻扰检查。”黄敏说。

对此,黄敏建议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门执法队伍,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予以细化。加强顶层设计,从教育、市场监管、城管、公安、民政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常设机构“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办公室”,负责对辖区内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和违规查处,设立统一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开,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快速反应。

针对社会的补课需求,黄敏建议强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保障政策,“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纳入省级民生工程,省级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对承担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省政协委员王建涛:解决问题要靠教育体制改革

“校外培训乱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有市场需求。”省政协委员、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建涛一语中的。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王建涛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教育体制改革不够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把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但目前仍有一段距离,所以就会催生校外培训市场需求强烈,各个培训主体都加入,就会导致‘乱’。”

“解决校外培训乱象,应该从根源抓起,真正回归教育本身。”王建涛建议,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市场准入等措施来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同时加强监管。“如果教育体制不能从根本上改革,单纯‘堵’‘压’校外培训市场,只会引起更大反弹。”

对于许多家长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给孩子报多个校外辅导班的现象,王建涛表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考分数。”

“社会教育或社会培训是有必要存在的,它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补充,重点在于规范和引导。”王建涛表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想要的学习效果,才会去寻求校外培训,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部门回应】

省教育厅:减负还要规范办学做支撑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从去年开始,我省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整顿工作。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12 月 25 日,全省 105 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排查摸底校外培训机构 8200 所,其中问题机构 7358所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存在的各类问题8785个。截至2019年1月4日的统计数据,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共给1117校外培训机构颁发办学许可,取缔校外培训机构2628所,暂时停业整改校外培训机构 2217 所,有2570所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整改达标。截至1月7日,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已录入机构6683所。

光整治还不行,要从根本上规范培训机构市场,还需要有章可循。为此,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拟订了《安徽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意见(送审稿)》,目前已经报送省委深改委审议。同时,为了解决小学放学过早学生无处可去的问题,学校将会开展“三点半课堂”,也就是课后服务。从今年开始,课后服务将在全省学校启动,学生放学后不必再奔波在去培训机构的路上。

减负还要规范办学做支撑。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实施方案”,采取措施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同时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但孝妍 崔雪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晓嵘 刘旸 吴碧琦 姚一鸣 韩诚 叶晓 项磊

责任编辑:张至卿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