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刘明平关注人才发展的环境,在省工商联多次调研中,民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普遍反映,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在职称、社保、培训、退休等诸多方面的待遇差距较大,影响年轻人的择业取向。因此,刘明平呼吁,人才待遇不能有体制内外之别。
刘明平举出一些体制内外待遇差别较大的例子。比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仅适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而将民营单位排除在外。由于职称评审专家库中来自民营领域专家较少等因素,民营单位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通过率偏低,技术骨干队伍的成长和稳定受到较大影响。民营医院和民办学校退休返聘人员多,招聘优秀中青年人才较难。民办高校教师按照企业职工身份缴纳社会保险,退休后的待遇与公办院校教师有较大差距等。
对此,刘明平建议,要改进职称评审体制,搭建民营领域人才公平的阶梯。“可以建立针对民营领域人才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取消论文数量限制,将参评对象技术创新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另外要加强继续教育,拓展民营领域人才成长的空间。“可以将民营经济专业技术人才纳入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统筹规划,择优选派重点民营单位专业人才参加研修培训,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推动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刘旸 张晓嵘 韩诚 吴碧琦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