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月17 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案件12.07 万件,同比上升20.44%。打击犯罪坚决有力,诉讼监督扎实有效,护卫公益主动有为,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稳步提升。
专项治理扶贫领域反腐
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严惩集资诈骗、“校园贷”“套路贷”等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的犯罪,起诉496 人,依法办理芜湖“1·15 套路贷”系列案、黄山徽州文旅集团非法集资案等重大案件。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起诉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等犯罪103 人;依托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及时救助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困难群众612 人,发放救助金1136万元。连续五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联合公安、环保部门共同推进打击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562 人,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169件。
在民生方面,我省依法严惩针对老年人实施的以养老投资为名、以高额利息为饵的诈骗犯罪,以及性侵、拐卖等严重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犯罪,认真办理灵璧李某等多名未成年人涉黑案,坚决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同时,全面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检察为民服务新窗口。全省检察机关受理来信来访同比下降16.67%,重复访同比下降10. 1%。
834人因职务犯罪被起诉
薛江武介绍,在严惩各类职务犯罪方面,全省三级检察院全部成立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专门机构、专门团队,率先实行捕诉一体,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一年来,共受理监察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437 件511 人,起诉职务犯罪案件676 件834 人,其中,起诉处级以上干部96 人,法院已审结案件有罪判决率100%。
同时,我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注重打准打狠、确保质效,批捕涉黑涉恶犯罪2691 人,起诉3072人,移送“保护伞”线索43件。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大案要案,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专案攻坚,依法办理中央政法委挂牌督办的太和邢丙军等52 人涉黑案,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宿州史大卡等18 人涉黑案,直接挂牌督办合肥王东、淮南吴化好等34起涉黑涉恶案件,一批“村霸”“矿霸”“砂霸”等受到严惩。
公益诉讼聚焦百姓关切
去年,公益诉讼成为我省检察工作的一大“亮点”。据介绍,省市两级检察院全部成立专门机构、专班推进、多措并举。在两年试点基础上,公益诉讼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454 件,同比上升518%,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维护等立法授权领域全覆盖、无空白。
同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两个重点,围绕维护生态环保领域公共利益,立案2377件,占公益诉讼办案总量的43.58%;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立案2685件,占公益诉讼办案总量的49.23%。针对网络餐饮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合肥、宿州、淮南等地检察机关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扫黑除恶守护一方平安
新的一年,我省检察机关将以扫黑除恶为重中之重,推进平安安徽建设。据介绍,我省将把握社会治安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参与“守护平安”系列行动,进一步健全对严重刑事犯罪的常态化整治,强化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司法保护,进一步做好学习“枫桥经验”、创建“温暖控申”各项工作,依法化解矛盾,推动综合治理,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
此外,抓住公益诉讼这个增长点,突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两大领域,依托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三种方式,提出更多标准之诉、制度之诉,打造办案有力度、监督有亮点、工作有活力的公益诉讼“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