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机构不健全、力量不匹配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农村重大改革和政策落地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亳州市政协副主席马露建议,要健全基层农村经营管理机构。
马露说,乡镇机构改革时,基层原有的农经队伍和管理体系被打破,一些乡镇农经机构撤并,人员分流,专业人员散失。
“安徽省1334 个乡镇,单独设置机构的只有251 个,仅占乡镇数量的18.8%。”另外,马露看到,农经干部队伍力量有些薄弱。
“目前安徽省乡镇专职农经人员仅有783人,平均每个乡镇不足1 人。”她说,少数保留机构和人员的地方也存在人员配备不到位、队伍不稳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能力较差等问题。
为了确保“三农”重大政策有效落实,马露建议,健全基层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她说,可以根据各地农户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量等因素,综合测算确定农经管理人员数量,“如每乡镇按农业人口2 万人以下配置3 名、2~3 万人配置4 名、4 万人以上配置5 名的标准进行核定。”
同时,马露认为,各地要出台新时期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配套性文件之一,“县乡要重组农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通过招录补充新人员。”
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钟虹 魏鑫鑫 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