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巢湖禁渔十年的消息让巢湖流域保护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巢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巢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党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巢湖综合治理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省人大代表翟俊建议,制定《巢湖流域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巢湖治理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加快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巢湖流域涉及全省5 市17 县区,如何破解原先“九龙治水”的局面?翟俊建议,《条例》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实行流域统一管理,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明确流域管理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
“流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污染治理,下游重点建设湿地生态系统。”翟俊建议,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体系,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数字巢湖”为基础,建设流域各环境要素统一监测网络,搭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智能分析与动态可视化平台,实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监管、动态评估与决策支持。
翟俊建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在流域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指标体系,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
考核所有入湖河流以及主要河流的支流,重点考核巢湖自我修复能力和纳污能力改善,并从水质考核上升到生态质量考核。同时,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标准规范,通过赔偿磋商、民事诉讼等途径,追究赔偿义务人损害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赵琳 周方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项磊 刘旸 叶晓 姚一鸣 韩诚 采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