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牟私利 阜阳“卡贩子”竟将用母亲身份证办卡转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只要花费数百元,不用自己实名注册,就可以得到包括银行卡、他人身份证、U盾等在内的“银行卡套餐”。这些实名注册的银行卡套餐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4 月16 日,我省颍上县警方破获一起贩卖“银行卡套餐”的案件。网络公开售卖银行卡套餐的隐秘利益链随之浮现。

警方擒获嫌犯胡某。(警方供图)

【破案】

民警擒获贩卖银行卡嫌犯

一间屋子里,只有床铺和开裂的旧桌子。从外表看去,这间屋子和颍上县其他屋子没有任何区别。4月16日,颍上县公安民警进入这间屋子,将主人胡某抓获。经查,胡某涉嫌贩卖银行卡套餐。记者了解到,民警当日在屋子里查扣了“银行卡套餐”11套( 含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U盾)及16张银行卡。

嫌疑人胡某如何涉足这一“行业”的?民警介绍,据胡某交代,他原先是做生意的,后来生意败落。之后,有人向胡某购买“银行卡套餐”。听到卖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和U盾能赚钱,胡某出售自己实名办理的“银行卡套餐”,得到300元钱。这时,胡某动起歪心思,觉得要抓住这个商机。从2019年11月开始,胡某“入行”了。胡某自述,由于入行时间短,没有固定的上下线,他几个月来只出售此类套餐50套左右。

【供述】

曾用母亲身份证办卡转卖

在银行卡套餐非法贩卖中,贩子们的资源从何而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试着联系了网络上的一个卡贩子。据对方介绍,他自己不在安徽,但能卖安徽的银行卡套餐,如果记者要买,售价是1000元一套,如果需要的量大,可以考虑打折,且不用考虑银行卡会被原主人挂失。

嫌疑人胡某的货源又是从哪里来的?据办案民警介绍,在他们审问中,胡某称他通过微信等多种途径寻找可以提供银行卡套餐的人,每套出价500元~600元。一些人在金钱诱惑下,使用自己身份信息办理多张银行卡、手机卡和U盾,再转卖给胡某。胡某加价后以800元~1000元的价格转卖出去。

为了让“买家”放心,“买家”购卡时可用两种付款方式:一、定金付,要货时付一小部分,套餐收到后验货付款;二、验付,不给定金,验货后付全款。在做这种“生意”时,胡某想尽办法弄身份证。据悉,今年3月,买家着急要货,因一时找不到货源,胡某用母亲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套餐”,售价800元。

颍上县警方调查发现,2019年11月以来。胡某陆续收购了50余套“套卡”,卖给全国不同地区的买家。5个月来,胡某的总销售额为五万余元,获利一万余元。

【提醒】

出售个人银行卡风险极大

颍上县警方介绍,随意买卖银行卡,为各种犯罪提供了便利,已成为助推新型违法犯罪的“黑灰产业”。凭借着收来的大量银行卡套餐,犯罪嫌疑人可以隐藏身份实施犯罪,即使面对警方追查,赃款只是流入他人银行卡账户内,给警方侦查带来障碍。

目前,胡某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非法买卖身份证件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包括微信、支付宝均须实名制,广大群众切勿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此类卡片及账号,因为极有可能被收卡人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且会影响卡主本人征信,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王雅涵 黄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向凯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